2020年05月04日
第A11版:双创建设

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图片来源:重庆高新区

  ▶  本报记者  叶伟报道

  川渝合作再进一步。4月29日,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二次联席会议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双方就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合作事宜进行商讨,并签署《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协同合作引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出实质性步伐。

  六个方面合作共建

  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双方将重点从“一城”“一廊”“一高地”“一区”“一港”“一机制”六个方面合作共建,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城”,即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双方将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向国家争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政策支持,联合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协同布局一批研究方向密切关联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流高校院所、交叉前沿研究平台等,加快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全链条体系。

  “一廊”则是联手成渝地区高新区共同打造成渝科创走廊,构建“成渝总部研发+周边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模式,推动创新成果在科创走廊沿线园区产业化。牵头组建成渝地区高新区发展联盟,整合成渝地区国家高新区、重点高校院所、科技行业协会、重点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

  “一高地”将以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为载体共建新经济合作示范区,推动两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享共用,联手打造智能终端、大健康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制定示范区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探索培育数字医疗、无人驾驶等新经济赛道。联合发布成渝场景机会清单,吸引市场化机构参与两地新基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发展,共建数字经济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一区”指的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共建西部创新创业引领区。以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创新创业水平为核心,共建成渝校地协同创新共同体、成渝英才信息共享平台、成渝科技服务超市等,共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推动人才、基金、孵化载体、创业大赛等要素的有效集聚,形成两地优势互补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促进以硬科技为主的高水平创新创业。

  在“一港”建设方面,双方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建内陆自贸港。共同向上争取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纳入内陆自由贸易港试点,率先开展自贸港政策承接和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扩大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领域对外开放,突破人员自由通关、国际科技合作、国际产业合作等全方位改革,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一机制”则是共建要素自由流动机制,双方将坚持市场化方式,推动科技资源向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两大创新极核集聚,并在多个创新节点合理流动;建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平台,形成成渝地区科技资源数据目录体系,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跨区域共享;积极探索两地企业证照“一网通办”试点,提升交互投资便捷性等。

  三项合作机制确保合作高效实施

  为了让合作高效有序推进,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决定建立全方位的合作机制。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成渝高新区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研究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跨省合作难点,督促落实重大发展事项,全面做好各项工作。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双方将协同开展成渝高新区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研究,联合向国家争取重大平台布局、重大项目支持、重大政策倾斜,联合争取事关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需求、平台、项目、政策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建立协同推进重点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横向对接,确保成渝高新区科技创新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共享、配合密切。

2020-05-04 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7083.html 1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