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4日
第A5版:创新园区

优化营商环境
海淀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大幅提升

  ▶ 本报记者 李争粉报道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北京市海淀区已成为全国知识产权创造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日前发布的《海淀区知识产权白皮书(2019年度)》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海淀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3万件,达131211件,占北京市的46.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05.3件,较上年同期增加76件,是北京市的3.1倍,全国的30.5倍。

  “海淀区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试点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服务体系,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海淀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白皮书显示,2019年海淀区专利申请量高速增长,专利申请量85975件,同比增长5%,占北京市的38%。同时,专利授权量稳步攀升,高质量创新持续输出,专利授权量48778件,同比增长14.1%,占北京市的37%,继续在北京市领先。

  各类创新主体再创佳绩。据了解,2019年海淀区企业共提交专利申请53232件,同比增长6.6%,占区域专利申请总量的61.9%。截至2019年年底,该区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2971件,占区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48%;科研单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1007件,占区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23.6%;大专院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2257件,占区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24.6%。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试点城市,2019年海淀区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中心设立。该中心发挥海淀区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资源集中的优势,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中心,培育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能够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高价值专利,初步建成结构合理、标准清晰、引导有力的高价值专利培育生态系统。据了解,2019年,以百度、联想和北京大学为代表的11家海淀区高价值运营培育中心启动建设。

  此外,重点产业专利导航研究工作积极推进,引导创新资源向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技术倾斜和聚集,防范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潜在风险。

  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019年5月,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揭牌,主要面向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开展专利预审、快速维权、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专利运用等服务。据了解,该中心全面推进专利预审及维权援助相关工作,2019年备案企业共415家,接收预审案件73件,其中2件专利通过预审快速通道获得授权。

  同时,海淀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年底,已分别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芬兰、意大利、日本等国家搭建9个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站点,为区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良好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网络。

  此外,海淀区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营+投贷联动”金融服务,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贴政策,“智融宝”海淀项目通过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拓宽轻资产、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截至2019年年底,“智融宝”海淀项目已实现放款近60笔,放款总额超2亿元。2019年为近百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补贴,累计补贴金额超3000万元。

  值得一提是,技术交易市场也稳步发展。2019年,海淀区技术合同成交5.27万项,成交额达1899.3亿元,同比增长8.7%,占北京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33.3%。“高精尖”产业领域技术交易更加活跃,其中,电子信息领域34758项,成交额917.5亿元,占海淀区的48.3%,仍是海淀区技术交易最重要的领域。

2020-05-04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7058.html 1 优化营商环境<BR>海淀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大幅提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