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4日
第A3版:关注

工业互联网如何推进?

部委、产业界代表献良策

  图片来源:本报图片库

  ▶   本报记者  崔彩凤报道

  4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同志会同工业互联网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举行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推进会,与会嘉宾就如何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专家产业界代表    积极建言献策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工业互联网技术不断突破,为各国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而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工业互联网平台跨行业跨地域的数据互联互通能力,令企业对“上云”的需求更为迫切。

  “近年来,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非常明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表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分别为1.42万亿元、2.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5%、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7%、9.9%。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约为3.1万亿元。

  鲁昕强调,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的新动能,是国家智造、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国家核心竞争力,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转型升级的战略技术、生产与消费精准对接的战略路径、对冲后疫时代产业风险的战略投入。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要依托互联网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深度融合,未来政府应在规划法规、标准、标识解析系统、安全监测平台、中小微企业技术支撑服务、核心技术开发、关键设备生产和入网管理、人才培训等八个方面对推进工业互联网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建议。

  “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是云网融合。”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中国具备推进云网融合先发优势,建议在推进云网融合的同时,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

  多部委表态    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

  如何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与会各部委代表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建议,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工业互联网向行业纵深发展时将医疗、医药行业作为重点,支持及时打通医疗、医药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企业互联互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汪科分析了当前建筑信息模型(BIM)存在的短板,建议加大平台建设、软件研发支持力度,推进数据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翁杰明强调要从三个方面把握工业互联网发展。一是要以工业互联网建设带动全社会数字化建设,工业互联网作为投资的有效载体,能够发挥乘数效应,对于提质增效、减人减能都有明显效果;二是央企和国企要成为工业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通信运营商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云网融合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提供重要解决方案,形成工业互联网示范效应;三是要集中解决推进工业互联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工业互联网“十四五”规划时要突出重点布局和重点项目,要定制好重点领域标准,综合考虑相关政策,用国际通行办法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全面落实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支撑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一是加快设施建设。加快全光纤网络、5G网络建设,推进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升级和对外联通,构建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立多层级全覆盖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增强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安全可控水平。

  二是深化融合应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的标准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深度应用,加快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壮大融合应用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共性技术体系,系统布局突破工业互联网相关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发展5G工业应用、边缘计算、工业APP等新型应用技术,推动形成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四是完善政策环境。完善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数据采集、流转、使用等法律法规,强化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培育壮大行业领军企业,支持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加快科技领军型、应用创新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坚持对外开放,营造健康有序、合作共赢的外部环境。

2020-05-04 部委、产业界代表献良策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7051.html 1 工业互联网如何推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