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4日
第A4版:聚焦

推动应用场景落地 推进与“新基建”融合

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 本报记者 刘琴报道

  人工智能作为当下最火热的产业之一,已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据了解,在科技部推动建设的北京、上海、合肥、杭州、重庆、成都、西安、济南等11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中,相关城市依托国家高新区,重点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国家高新区作为人工智能产业要素集聚区,紧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及技术落地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5G等“新基建”融合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再提升的重要增长点。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核心区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和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方面可谓占得先机。得益于科创资源、政府服务环境,大量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平台及创新创业公司集聚中关村。

  目前,中关村拥有全国过半数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单位和1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中关村涉及人工智能的独角兽企业达25家。并聚集了一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AI企业,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核心算法和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集群。

  加快布局和发展人工智产业已成为国家高新区共识。4月9日,“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建设大会在西安高新区举行。会上,西安高新区发布《人工智能试验区核心区建设方案》,提出到2022年,西安高新区将初步建成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1000亿元,并在技术创新体系、深度融合应用、产业发展生态等方面取得突破。

  作为西安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区,西安高新区具有发展人工智能的科研、技术、产业等各类资源和先天优势。西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钟洪江介绍,目前西安高新区已拥有双创平台110个,其中科技部备案众创空间18家,人工智能类占比40%;拥有人工智能企业100余家,领军企业9家。西安高新区聚集了全市70%以上的高端创新资源,并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合肥高新区依托“中国声谷”全力推动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创新人才引育机制,集聚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了一批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打造了“一核多点”人工智能空间布局,形成了以合肥高新区为创新试验区核心区的良好布局,形成了一批有效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

  加快推动AI应用场景落地

  近年来,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重点领域落地应用方面,国家高新区动作频频。合肥高新区声谷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高新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及产品在教育、医疗、家居、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2018、2019两年共确定39类人工智能产品进行首台(套)创新产品示范应用,涉及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医疗、公共安全、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教育、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

  “2019年,合肥高新区全力打造智慧教育、智慧园区、智慧社区三个应用场景,目前已完成招投标程序,项目前期建设已开展。同时高新区还将着力推进‘中安创谷’‘中国声谷’等建设,打造应用示范园区和产业特色小镇。”该负责人说。

  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西安高新区正加快推动“城市大脑”建设,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资源,在交通、城管、卫健等方面开展创新应用和探索,培育一批智慧城市治理领域的“AI+”解决方案,积极打造智慧公共服务应用场景。“西安高新区将加快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汽车、无人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并积极发挥区内研发和制造优势,加快营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钟洪江说。

  杭州高新区围绕智慧安防、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需求,开发了云计算服务平台、新一代物联管理平台,成功研制了北斗RTK智能定位终端、高清摄像机等产品。杭州高新区(滨江)经信局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叶松耸表示,未来将聚焦AI+医疗、教育、城市管理和产业发展,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城市高效率运行三个板块,引导各方开放应用场景、软硬结合,推动AI深度应用落地。

  推进AI与“新基建”融合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布局新基建,5G、人工智能等新经济产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对此,国家高新区紧抓机遇,加大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与5G、物联网等“新基建”融合发展。

  成都高新区正在强化“新基建”项目布局,全力打造成都5G与人工智能产业载体,将建5G智慧城先导区。成都高新区新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抓成都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机遇,在成都5G智慧城先导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进一步汇集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网络安全、现代供应链、科技金融、商贸服务业等顶尖创新型企业,引进大批产业研发人员,重点完成新经济企业、公共技术平台、创新孵化平台等载体和服务能力建设。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正在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等新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正在编制新经济产业和‘新基建’等相关政策措施,预计今年年中出台。”成都高新区新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0年,合肥高新区计划新增部署5G基站超过200个,实现5G网络全覆盖,普及全区5G商用,进而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合肥高新区声谷办相关负责人说,面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合肥高新区落地了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华云、中国电信等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持续推动类脑智能开放平台建设,全面满足产学研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计算的需求。

  据了解,目前杭州高新区正在编制《滨江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将于今年下半年出台。“杭州高新区将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中的赋能引领作用。”叶松耸说。

2020-05-04 推动应用场景落地 推进与“新基建”融合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6993.html 1 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