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4日
第A1版:封面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 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迎重大利好

  ▶本报记者 李争粉报道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同一天,中国证监会就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深交所就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创业板改革大幕正式拉开。

  改革后的创业板将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此次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坚持‘一条主线,三个统筹’。”4月27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一条主线”即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提高透明度和真实性,由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三个统筹”即统筹推进创业板改革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坚持板块错位发展,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适度竞争的格局;统筹推出一揽子改革措施,健全创业板改革的配套制度;统筹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包容存量,稳定存量公司的预期,平稳实施改革。

  在试点注册制方面,创业板参照科创板的做法,在坚持规范、透明、公开,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将审核注册程序分为交易所审核、中国证监会注册两个相互衔接的环节。中国证监会对深交所审核工作进行监督。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基于板块定位和创新创业企业特点,优化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条件,制定更加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允许符合条件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为未盈利企业上市预留空间。充分考虑创业板存量投资者的权益和交易习惯,存量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基本保持不变,对新开户投资者设置与风险相匹配的适当性要求。

  例如,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后,新上市企业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之后涨跌幅限制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正式实施时,存量也调整至20%。

  同时,允许亏损企业上市。“对于未盈利企业,创业板也体现了一定的包容性,取消了现有规则中‘最近一期未存在未弥补亏损’的要求,设定一年的过渡期,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李超说。

  业内分析师表示,此次创业板改革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制定多元化上市条件,以支持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有利于推动更多优质新兴科技类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对于创业板注册制实行后与科创板在定位上的不同,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创业板和科创板都承担着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两个板块各具特色、错位发展。

  其中,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并且发布了科创属性的评价指引,以此来引导企业选择合适的上市板块上市。创业板体现的是创新创业成长型特点,深交所也将制定负面清单,明确哪些企业不能在创业板上市。”该负责人说。

  在退市改革方面,创业板充分借鉴了科创板制度成果,按照注册制理念,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质量的角度出发,在退市程序、标准及风险警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安排。例如,简化了退市程序,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完善了退市标准,取消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引入“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个亿”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新增市值退市指标;设置了退市风险警示暨*ST制度,强化风险揭示。

  业内分析师认为,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革过程中会注意市场承受能力,把握好节奏。从科创板经验看,并未对大盘造成资金分流,创业板开通时同样也不会对A股造成明显资金分流。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会给投资者带来哪些影响,哪些板块会受益?对此,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将显著提升创业板市场活力,再叠加前期再融资新政,中小市值创业板个股将更为活跃。同时利好有直接融资需求且发展速度较快的板块,例如TMT、生物医药等成长行业。此外还利好项目储备丰富的创投企业。

  据了解,创业板设立于2009年,10年多来,创业板市场逐步发展壮大,聚集了一批优秀企业,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超过800家,总市值已近7万亿元。

2020-05-04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6974.html 1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 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迎重大利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