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7日
第A1版:封面

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

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正抓紧制定

  本报讯 (记者 于大勇) 2007-2019年,国内(不含港澳台)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8.4万件增长至186.2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从235.3万件增长至2521.9万件。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优良植物新品种等持续增加……

  4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当年《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

  2019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加快推进。专利商标审查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缩至17.3个月,超额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年累计减免专利商标相关费用79.3亿元。

  知识产权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国内(不含港澳台)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6.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3件,提前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2521.9万件,平均每4.9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关报告及数据显示,中国在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提升至第十四位,较2018年上升3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2019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专利申请5.9万件,跃居世界第一;通过马德里体系提交国际商标注册申请6339件,位列全球第三。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明显提升。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0.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1.6%,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8年中国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达到6.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37%。

  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开展“铁拳”“剑网”“网剑”“龙腾”等专项行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3.2万件,假冒专利违法案件0.7万件,案值合计5.1亿元。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3.9万件。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0万件,案值31.6亿元。

  “我国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较为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78.98分,整体步入良好阶段。”申长雨介绍,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创新发展、品牌消费、知识付费等日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风尚日益深入人心。

  此外,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已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海外布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去年跃居世界首位,通过马德里体系提交的国际商标申请量位列全球第三位。

  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门出台了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提出14方面78条具体举措。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4.5个月,接近相同制度下国际最快水平,商标变更、转让、马德里国际注册等业务审查周期均同步压缩,驳回复审案件审理周期由法定12个月审限压缩至7个月,复杂案件压缩至10个月。办理商标业务更加便利,申请人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办理包括申请注册、变更、转让、马德里国际注册等在内的主要商标业务,去年网上申请比率达94.5%。在线下的全国212个商标受理窗口中,有103个可以办理商标质押融资,全国去年共帮助企业融资约411亿元,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申长雨表示,这些成绩,都为我国下一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形成与2008年《纲要》接续推进、压茬进行的战略布局,按照国务院部署,目前正在抓紧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这对于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申长雨说,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启动了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制定,在部门研究、专题调研、专家咨询、国际比较等一系列工作基础上,目前纲要初稿已基本形成,并在一定范围内初步征求了意见。下一步将加快充实完善,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报请中央审议。

2020-04-27 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正抓紧制定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6967.html 1 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