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7日
第A3版:关注

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戈清平/摄

  ▶ 戈清平

  近日,网上流传一张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在农行账户内测的照片。有媒体消息称,这是苏州相城区在试点央行数字货币。随后,4月17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就央行数字货币内测一事做出最新回应。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称,当前网传DC/EP(数字人民币体系)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不过,央行却官宣了4个内测点,分别是:深圳、苏州、雄安、成都。

  实际上,央行数字货币信息由来已久。4月3日举行的全国货币金银和安全保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坚定不移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而此次这么直观的信息曝光还是第一次。业内纷纷预测,我国即将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是大势所趋

  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表示,目前央行数字货币正在按原定计划有序推进。

  据了解,央行数字货币是指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随着互联网、AI、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的出现已是一个必然趋势。”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表示,数字货币就是钱,跟现金一样。“过去的钱,需要通过印钞厂印出来,一亿元就得印100万张100元;数字货币就简单了,一个亿就是一个电脑代码而已。

  会冲击微信、支付宝吗?

  刘兴亮说,表面上看,央行数字货币与微信支付、支付宝区别不大,但背后区别很大。一是目前并不是所有场景都使用微信、支付宝,但如果有了央行数字货币就会成为一种法定通行货币,拒绝使用就属于违法行为;二是微信、支付宝并不是货币,只是一种流通渠道,而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本质上完全不同;三是央行数字货币的背后是国家信用,微信、支付宝的背后是腾讯和阿里的企业信用。

  “短期看,支付宝和微信的使用场景已经很丰富,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或许不会带来太多惊喜。但从长期看,央行数字货币会冲击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地位。”刘兴亮说。

  中国下沉市场发展联盟秘书长、格局投资合伙人柳文龙则认为,央行的数字货币与对支付宝、微信支付会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央行的数字货币就是以往的传统人民币,只不过是数字化的形式。今后其发行需要借助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上亿的用户数和存量的收单受理渠道,才能让更多的人群去接受,所以不会产生冲击。”

  推广要注重安全风险和方式

  如何打消用户的安全疑虑?柳文龙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属于央行发行,具有国家属性;在技术架构上,央行数字货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架构,安全性总体比较高,但在发行和运营推广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反欺诈、防钓鱼、信息泄露等风险。

  柳文龙建议,今后数字货币在发行和运营方面可以借鉴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等支付工具,毕竟这些支付工具在过去十多年的运营过程中已建立了风险控制机制,能够应对各个场景中的安全风险。

  “最安全的就是用专门的固体数字钱包,一个专门的硬件,它会比你用手机里的任何APP都要安全。”刘兴亮说。

  “今后时机成熟,数字货币也可能实现国际化。”柳文龙说,这应该会在国内实现数字货币成熟后才会考虑,到时候会借助国外的支付平台以及一些中国出海的互联网企业建立的电子账户体系去发行和扩大其影响力。

2020-04-27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6954.html 1 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