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7日
第A10版:创业服务

“只跑一次”变为“一次都不用跑”

北京海淀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行政审批

  本报讯(记者 李争粉) “只跑一次”变为“一次不用跑”,“跑两次以上”变为“只跑一次”……北京市海淀区在实现全部1621个区级政务服务事项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材料核验的基础上,又领先全国一步,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行政审批环节。

  目前,海淀区40个场景全都实现了“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促网办”的“四减一促”改革效果,平均减少办事人提交材料40%以上,减时限17.5个工作日、压减率55%以上。

  海淀区作为北京市区块链技术政务服务领域应用的试点区,2020年年初全面启动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海淀区区块链政务服务领域深化应用工作方案》,在全国率先打破了区块链技术只能在服务端应用的瓶颈,将其深入到审批内部环节,通过区块链技术应用,进行流程改造,促改革、提效率,向技术创新支持政务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从4月7日开始,涵盖营业执照、婚姻信息、残疾人信息、专利证书信息等4类国家级数据、17类市级数据、4类区级数据,共计25类证照材料的200余数据项在海淀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实时核验材料和身份。

  “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是进行材料核验,证明‘我是我’。”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局副局长胡玉国介绍说,过去需要办事人提交的纸质材料,在链上直接拉取,并形成电子证据留存,可追溯,不需要办事人再提交了。在办理过程中,如姓名、住址、身份证号、营业执照编号等信息,也实现了“智能回填”,不需要人工填写了。

  “以前,要想开办一家VR体验馆,办事人得去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去住建委办理施工许可、去卫健委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前前后后需要提交40多份材料,办理时间至少需要47个工作日。”胡玉国表示,现如今,“开VR体验馆”已纳入海淀区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办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数量减少至23份,办理时间也压缩至26个工作日。

  通过并联审批和帮办代办方式减少审批环节,20个场景由“只跑一次”变为“一次不用跑”,11个场景由“跑两次以上”变为“只跑一次”。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按月申领失业保险金……截至4月12日,海淀区用区块链技术改革优化的行政审批应用场景已达40个。下一步,海淀区将按照“应上链尽上链”原则,在40个应用场景的基础上,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覆盖所有中、高频事项。

2020-04-27 “只跑一次”变为“一次都不用跑”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6915.html 1 北京海淀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行政审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