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琴报道
中小微企业作为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受疫情影响,大多数企业表示简直“太难了”。为此,国家高新区迎“难”而上,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各种举措,确保国家高新区服务双创不掉线,破解中小微企业等双创主体遇到的各类难题。
拥抱云端 赋能线上服务
线下受影响,线上来帮忙。疫情期间,国家高新区双创服务工作及时从线下转战线上,多措并举破解企业困局,积极推动双创主体平稳健康发展。
据了解,为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抗疫生产两不误,中关村线上服务全面出击,先后2次向企业发出“征集令”,收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供给信息,整理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清单,通过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与应用对接服务系统对外发布。
中关村集中线上为企业科技产品寻找应用场景,足不出户就能让产品实现应用落地。“疫情当前,屏上‘面对面’对接会不仅解决了企业寻找应用场景的痛点,还解决了企业人员出行安全的后顾之忧。”爱智尚科技CEO刘廷说。
云办公、云课堂、云问诊、云购物……从万物皆互联,到万物皆可“云”。为加速创业企业稳产满产,给创业企业搭建云服务平台,近日,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将创业孵化社区“搬”上“云端”。
据了解,该创业社区启动7×24小时“载体零距离、服务零距离”云服务模式,创业企业即便是在千里之外,也可在“云端”零距离对载体“下单”。同时,天府新谷上线720°VR全景平台——“云上新谷”,把创业孵化载体上载“云端”。“‘云上新谷’的720°VR,将创业‘全景图’浓缩成为20+个创业生活场景,涵盖创业孵化、创业生活、创业服务、地理交通等应用体验,搭建7×24小时服务专员体系,让新谷上‘云’,让服务落地。”天府新谷创业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全方位支持 创业企业复工忙
疫情期间,国家高新区通过送政策、送服务、送资金等举措,确保创新创业活力不减、复工复产有力。
西安高新区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减免房租等方面出台措施,有效减轻园区中小微企业的经济压力,助力其复工复产。
“西安高新区的这些政策务实精准,适时解决了中小企业在疫情中所面临的资金流问题,并且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保险稳岗返还和房租减免政策对我们来说很实用。”陕西迪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亚洲如是说。据悉,目前,该公司已实行网上办公,确保停工不停业。
南昌高新区创业梦想街区有700多家入驻企业,多数为小微企业,成长性好,但抵御风险能力较低。疫情期间,南昌高新区为园区企业复工开设绿色通道,复工批复一般12个小时就能出来。同时,在企业复工过程中,针对原材料供应的问题,南昌高新区开设便捷通行凭证,使企业能够从外地运回原材料,保证了其顺利复工复产。除了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外,南昌高新区还在房租减免、用工招聘、企业融资等方面予以支持。
“一直以来,南昌高新区、双创基地都给予我们小微企业很大的扶持,特别是疫情期间,我们每个企业都严格按照高新区以及双创基地统一安排,有序地进行复工。”江西魅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添说。
政策宣讲 为创业企业答疑解惑
为帮助创业企业熟悉掌握各类支持政策,国家高新区通过政策宣讲会等形式,及时对相关政策进行解答,帮助企业及时、全面、准确用好政策。
“研发人员的入职时间有要求吗?”“2019年11月入职的研发人员产生的研发费用可以计入吗?”……
近日,中关村创业服务“+”之2020年小微研发经费补贴政策首场宣讲活动“云”上开讲。据悉,政策宣讲人、中关村创业生态发展促进会闫明珠当起了“网络主播”,为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型小微企业答疑解惑,吸引企业高管、行业投资人等1400多名“粉丝”在线参加。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中关村管委会每周平均举办两次线上政策宣讲答疑活动。3月12日,中关村青年政策宣讲团线上开讲,对科技信贷和融资租赁支持资金申报、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费用支持资金申报进行专题解读,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政策,提高企业申报效率,促使政策实施落地有声。
广州高新区为帮助各孵化载体及入驻企业准确掌握和及时适用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举行“企业园区共抗疫 减税政策促发展——广州黄埔区孵化器专场减税宣讲会”。宣讲会针对如何申请4-12月份困难减免两税、疫情期间房屋契税是否有优惠等问题进行线上问答,并从孵化器及科技企业涉及的重点税收优惠、社保减免、退税等方面,进行全覆盖的讲解,使初创企业对税费政策有了多维度了解,为推动园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