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3日
第A8版:创新园区

广东出台《广州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2023年实现五个方面大变化

广州科学城打造工业总产值“万亿”强区

  广州科学城航拍图李剑锋/摄

  ▶  曾妮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这个重要的战略布点落子广州科学城。

  近日,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广州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广州科学城要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总体定位,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引擎、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到2023年,广州科学城要实现五个方面大变化,R&D占GDP比重提高到6%以上,建设工业总产值“万亿”强区,培育形成100家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单打冠军……

  发展目标  2023年要实现五个方面大变化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高新区的主体园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州科学城以其雄厚的科技战“疫”力量而备受瞩目,159家中小型科技企业成为科技攻关主力军,4家企业入选广东省诊断检测机构(占广东省的4/5),3个项目入选国家快速检测产品优先支持项目(占全国的1/3)。

  《行动方案》提出,广州科学城总体定位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到2023年要实现五个方面大变化,完成21项重点任务。五个方面大变化包括:发展空间实现大优化、科技创新实现大突破、产业集群实现大提升、中小企业实现大发展、对外开放形成大格局。

  未来几年,广州科学城将开展空间扩容提质,规划面积扩大至145平方公里,打造活力迸发的科技创新核,建设协同发展的创新产业区、创新服务区和创新拓展区,构建产研融合的科技创新集聚轴和先进制造业提升轴,形成“一核三区两轴”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

  科技创新  R&D占GDP比重提高到6%以上

  《行动方案》核心围绕“科技创新”做文章,提出将广州科学城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引擎。不仅有明确方向,还设定有详细的指标数据:到2023年,力争建设1个以上大科学装置、10家以上中科院系列科研院所、10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R&D占GDP比重提高到6%以上,主要创新指标位居国家高新区前列。

  为达成上述目标,《行动方案》聚焦科技基础设施、一流科研机构、产业技术平台三方面来“下任务”: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聚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重点领域,推进布局国家大科学装置、重要科研机构和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率先推进生物安全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试验区;集聚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大院强所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研究院集群;建设高水平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联合高等院校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产业创新  发展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流的智造中心要有一流的产业集群,才能在国际产业链中奠定全球地位。《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广州科学城要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业总产值“万亿”强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70%以上。

  广州科学城将沿广州科学城瑞祥路,发那科、广州数控、瑞松科技等10多家机器人企业林立,一条熠熠生辉的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带呼之欲出。未来,广州科学城将打造一批“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示范项目,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打造一批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示范工厂。

  广州科学城还将布局实施产业路径创新工程,对传统工业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完善氢能、智能汽车、健康食品等产业布局,促进石化、汽车、食品饮料等产业优化升级,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条。

  制度创新  赋予战略科学家、产业顶尖人才“六项权力”

  ““实施团队带头人全权负责制,赋予战略科学家、产业顶尖人才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和人才举荐权”,为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提出打造与国际规则衔接的营商环境最佳实验地。

  《行动方案》要求加快创建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加强与港澳规则对接,创建国家自然资源管理综合改革试点,鼓励土地复合利用、空间垂直兼容,构建激发创新、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热土。

  到2023年,广州科学城要实现行动期内市场主体数量实现翻番,新增一批独角兽企业,培育形成100家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单打冠军,产生1-2家对全球产业格局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形成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民营及中小企业品牌,打造“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

  开放创新  试点“保税+科技创新”联动运行模式

  创新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开放才能汇聚更多创新要素资源。《行动方案》突出开放创新,致力于将广州科学城打造成服务“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

  一方面,要提升国际合作平台,深化与新加坡、以色列、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和实体化合作平台。推动中国—沙特产能合作,鼓励企业开拓多元化海外市场,合作建设境外园区。

  另一方面,要融入国际创新网络,加强与国际知名科学城的联系,建立广泛的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合作网络;鼓励境外国际科技金融机构、科技行业组织落户广州科学城,支持区内企业建设海外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广州科学城还要创新国际合作政策。比如,对研发所需设备、样本及样品开展分类管理,提高相关设备、样品出入境审核效率;优先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试点建立“保税+科技创新”联动运行模式。

  通过一系列开放创新举措,到2023年,广州科学城要全面建立国际化营商环境体系,投资贸易便利度进入国际前列,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000件以上,设立境外海外研发机构或技术合作平台20个以上。

  智造新城  广州科学城30分钟可达白云机场广州南站

  产业规划和城市建设是一体两面,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同步需要高品质科创智造新城来支撑。

  在产业空间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打造集约发展用地新模式。在合理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前提下,创新产业用地分类,鼓励土地混合使用,优化土地供给结构。支持工业用地提高容积率,鼓励建设工业楼宇,推动建设“摩天工厂”。

  在交通方面,广州科学城的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凸显。行动期内,将规划建设广州东部新高铁站枢纽,完善高快速路网,打造内连外通的区域交通枢纽,实现广州科学城30分钟可达白云机场、广州南站等交通枢纽,建立便捷联系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

  广州科学城的人文宜居环境将更加优越: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5G网络,推动社会公共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全覆盖。全面提升广州科学城文化、教育、医疗、养老配套服务水平,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设纳米生物安全中心,打造公共卫生防控样板区。

2020-03-23 广东出台《广州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2023年实现五个方面大变化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6405.html 1 广州科学城打造工业总产值“万亿”强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