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9日
第A9版:创业孵化

直面疫情
企业如何化解资金危机

  ▶  本报记者  邓淑华报道

  疫情之下,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为保障资金链不断裂,各地孵化机构积极帮助在孵企业申请享受减负优惠政策措施,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并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

  政策扶持加码

  在孵企业多渠道筹资减负

  在国家大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2019年前10个月,我国日均新登记注册企业达1.97万户。然而,在疫情突袭之下,诸多中小企业遭遇短期困难。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打断了中国经济2019年年底的弱企稳,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都将受到冲击。”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秘书长、AC加速器CEO徐勇表示,“总供给方面,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受阻,物流、生产、销售、回款等正常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干扰,企业停工减产,第二产业增速显著回落。”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从各部委到各高新区,都密集出台一系列减负优惠政策,从金融支持、延迟缴费、用工政策、减免税收、减免租金、降费降率、补贴补助等多方面、多维度、多渠道帮助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

  “如今,这些减负优惠政策包括信贷类、政策类、减免类、补贴类等,涉及延期和降费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延期缴纳税收、减免租金、加大信贷力度、下调贷款利率、中小微研发补助等,对孵化器在孵企业尤其是初创公司提供了较大支持。”徐勇表示。

  今年春节期间,君紫资本董事长秦君参与调研500多家创业企业后,撰写一份调研报告,围绕缓解企业现金流提出建议,并通过不同渠道递交给全国青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以及中国科协,部分意见已被采纳。在她看来,当前,全国各地陆续出台多项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大家可以视企业实际情况利用好国家政策。

  “在孵企业可以多渠道筹资,包括政策补助、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创客总部合伙人陈荣根建议,“国家、北京市、中关村、各区县都有政策支持,建议大家积极参与争取政府及各类机构的支持。股权融资,建议不要纠结估值,快速到位是关键,估值高多融点,估值低少融点。”

  孵化器多措并举

  稳定在孵企业发展信心

  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创新平台,合肥高新创业园正通过梳理安徽省、市区各项政策、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实施房租减免等方式举措,稳定在孵企业发展信心,与企业共渡难关。

  “为帮助企业在疫情期间化挑战为机遇,合肥高创积极联合专业机构全面梳理省市区各项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合肥高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宝亮表示,“合肥高创积极扶持园区内中小企业发展,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对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免收2月、3月两个月租金,4月、5月两个月租金减半。同时还通过智慧高创平台、微信小程序等‘云上办’方式,为园区企业提供在线申请房租减免等多项审批服务事项。”

  作为安徽省青年创业引导资金的代运营机构,合肥高创还全面上线青创资金网上申报审批系统,全天候保障企业资金申请需求。同时,合肥高创积极鼓励协调金融服务联盟单位,推出疫情期间相关的小微企业专属金融产品并优先审批绿色通道,有效解决在孵企业资金难题。

  像合肥高新创业园一样,国内许多孵化器在孵企业正积极申请享受减负优惠政策措施,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

  近期,洪泰智造投资部联合合作机构,协助多家已投初创企业获得超千万元低门槛、无抵押的低息贷款。相较于其他政策性贷款,此次贷款年利率仅为过往的1/2或1/3,并可当天通过审核、当天实现打款。

  哈尔滨文投孵化器与龙江银行南岗管辖行创新思路,线上达成金融服务意向。龙江银行南岗管辖行免费为在孵企业提供金融知识培训、金融贷款咨询服务,派出工作人员入驻孵化器,直接为新注册企业办理基本账户开户手续,帮助双创企业减少起步阻碍。

  创客总部在免除在孵企业2个月房租的基础上,还为在孵企业对接银行基金、政策申请等……

  当前,孵化器正多措并举,帮助在孵企业通过政策补助、债权融资等化解资金难题。

  推行线上路演

  斑马型企业备受推崇

  最近一个多月来,一系列和孵化器密切相关的融资案例频频正式对外公布:盈连科技获得plug and play China种子轮投资;光惠(上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启高资本领投、飞马资本等跟投,获近亿元融资;鲜沐农场获得起点创业营A轮投资。与此同时,清控科创旗下常熟(北京)创新中心、plug and play China等多家孵化器纷纷举办线上路演。

  在启赋资本投资总监兰洪明看来,这些近期正式对外公布的融资案例大多是在春节前完成交割。“春节前,我对一家产业互联网上市平台完成1000万元投资,暂未正式公布。”

  在过去,企业融资一般包括准备商业计划书、企业估值、融资路演、达成意向、尽职调查、协议谈判、协议签署、协议执行等流程。其中许多流程需要线下见面。而今,兰洪明开始参加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组织的线上路演。在他看来,互联网、数字经济正在改变时间、空间主体的交易,投资机构也可以实现和创始人远程线上交流,法律、财务尽职调查也可以通过线上报告显示。

  秦君介绍,对于一级市场的VC/PE来说,这两年是整体环境趋于谨慎的周期。一方面,随着监管趋严和资管新规带来的募资难,大多数机构处于弹药有限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机构投资更加理性,很多项目的估值也在重新调整的区间。“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整体的投资策略和布局不会有太大变化,依然围绕科技、消费、医疗三个方向深耕;而时刻在动态变化的,是我们对风险和机遇的理解,以及对团队能力的考察。”

  “今年疫情期间,我们与被投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协助企业对接政府和金融机构,争取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同时也在与创始人CEO们共同探讨公司今年的发展战略和业务策略,根据新的形势适时做出调整。”秦君表示,“在此期间,我们也在持续关注新投资机会。目前我们正在看的一个创新药项目,已经推进到投决阶段,还有一个科技公司正在尽职调查。”

  大危机也孕育大机会。2003年“非典”以来,淘宝、新东方、携程、顺丰等许多企业崛起。“比如,马云认为未来 To C 模式市场潜力巨大,于是创办了直面消费群体的淘宝。淘宝安排所有员工远程上班,服务没有任何一天中断。管理层给大家鼓劲,使得组织越来越团结。”徐勇介绍,“停课后,北京新东方学校迅速做出决定,让学生可以退班、转班,原听课证两年内有效,以及保证教师工资的发放。新东方的口碑和知名度倍增,‘非典’过后业务增长迅速。”

  在徐勇看来,投资机构当前的投资选择标准已经从独角兽企业到斑马型企业。斑马的特点是兼具盈利性和责任感;互惠的群居动物;高持久力及资本效率;解决实际问题,修复现有的社会运行系统。“我觉得疫情之后,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这种斑马型企业将更受投资人重视,融资机会也更大。”

2020-03-09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16271.html 1 直面疫情 <br> 企业如何化解资金危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