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娜
3月2日,在大庆豫港龙泉项目铝合金加工材项目工地,挤压型材区已经启动桩基础施工,吊车、钩机轰鸣着往来穿梭。
连日来,大庆高新区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适时稳妥推动园区企业项目复工复产,确保“两手抓、两手硬”,争取早日打赢“双战场”、赢得“双胜利”。
“按照分区分级分类要求,企业提供疫情防控承诺书和复工复产备案表,符合条件的,第一时间就可实现项目复工。”大庆高新区新材料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夏文东说。
为此,大庆高新区专门成立企业工作组,下设化工、汽车、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数字产业等10个专项小组,确保疫情防控管理全覆盖。实施“一企一策”“一企一案”,严格落实产业片区属地管理责任,组织卫生防疫专业人员入企指导疫情防控,确保复工复产人员、返城外来人员、现有隔离人员按要求管控到位,不出纰漏。
同时,实行网上登记、移动办理、一次审批,大庆高新区通过大数据为有序安全复工复产“加速”“加码”,让数据多跑腿,让防控少接触。园区经济发展部门统筹各产业促进机构,利用大数据统计系统,逐企逐人登记造册,指导和督促企业做好返庆人员信息统计、报送和分析工作,确保“一企不漏、一人不落”。大庆高新区研发的复工复产企业防疫管理系统已经上线,将防控管理方式从“线下”转向“线上”,进一步提高了防疫效能。
政策无疑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强心剂”。大庆高新区制定出台了《大庆高新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包括加大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力度、降低企业成本、加大财税金融支持、优化政府服务四大方面共22条措施,一系列“组合拳”,条条都是真金白银,与企业共渡难关。
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大庆高新区开展实时用工调度保障服务,为同禹药品包装、亿鑫化工、惠丰乳业等8家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同时,为破解用工难和求职难问题,大庆高新区开辟线上网络招聘会,目前已为52家企业发布251个岗位需求,岗位对接460人,达成就业意向122人。
除了“硬核”政策护航外,大庆高新区贴心暖心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大庆高新区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办理审批手续,派驻服务专员帮助协调解决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问题,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此外,大庆高新区开启疫情防控期间“云招商”模式,确保招商不断档、合作线索不断链。
一方面,通过微信、钉钉等途径,采取“不见面招商”,重点跟踪洽谈石化、汽车、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项目76个,完成签约项目4个、有望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个、重点跟踪对接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8个。另一方面,采用语音视频进行“视频见面服务”,加大对接力度、频次,了解落地项目推进情况。同时,积极联系尚未返庆的企业负责人和客商,及时通报疫情防控和企业项目开复工的积极措施,坚定企业投资发展信心。
截至3月1日,大庆高新区共有131个企业项目连续生产或复产,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复工53家,规上企业复工率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