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伟) 如何探索通过人机协作——即“机器和算法”与“人工审核和推荐”相结合,来更好地营造资讯生态,驱动好的创作者生产更多好内容;同时更深入地与用户互动,向年轻人靠拢?日前,在“腾讯 ConTech 论坛 · 娱乐新生态”论坛上,娱乐、影视行业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娱乐产业内容新生态的发展变化。
“2019年,娱乐行业进入了‘新常态’,‘破圈’和‘扩圈’正在成为行业新风向。因此,探索娱乐内容的新调性和新的叙事方式迫在眉睫。”腾讯新闻运营总经理黄晨霞指出。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涛指出,信息科技不断冲击着每个人获得信息资讯的方式,社会传播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新闻资讯要考虑如何寓教于乐,娱乐内容也要考虑如何传递价值资讯。”
拍摄过《黎明之前》《老酒馆》等现实主义题材热播剧的导演刘江直言,自己在过去几年时常感到困惑,因为行业生态发生了变化,大数据、粉丝需求取代了创作需求,影视作品成为流水线上的商品。但从刘江自身的从业经历来看,现实主义的创作必须“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时代,反映生活的本质、时代的本质、人性的本质”,并且“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他呼吁观众与创作者们一起“关注创意的价值,拒绝廉价的套路”。
彩条屋CEO易巧回忆道,自己5年前创立彩条屋时没有一个人愿意加入,大家都觉得动画“弱智、不赚钱”。但今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却以49.7亿的票房横扫暑期档,吸引了1.4亿动画观众,口碑与票房齐飞。易巧称,“国漫崛起”的关键就是创作者坚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以及在创作上回归现实,让“虚拟IP”成为“现实生产力”。
贡献了《我和我的祖国》《捉妖记》《芳华》《中国女排》等经典电影营销案例的伯乐营销创始人张文伯感慨,伴随着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崛起,渠道分发方式升级换代,影视营销从业者面临巨大挑战。但这恰是促使影视营销从“套路”向“内容为王”的观念转变、“革自己的命”的契机。
会上发布的《2019腾讯新闻·新娱乐生态内容报告》显示,53.02%的腾讯新闻用户会关注、搜索、阅读、消费娱乐内容。截至2019年9月30日,腾讯新闻上图文类娱乐内容的阅读量达到218亿,视频更是达到941亿。
对此,Sir电影合伙人、首席营销官赵峥指出,生活中讲“消费升级”,而在内容上,现在是用户的“审美升级”推动着内容生产者的“创作升级”,人机互动模式能够“帮助内容生产者找到更好、更精准地看优质内容的流量,为内容生产者提供了工具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