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2日
第A5版:创新园区

潮涌北江谱新曲 梦圆清远著华章

清远高新区加快“入珠融湾”建设步伐

  蒙牛现代化生产线

  天安智谷

  广东嘉博制药研发中心

  ▶  钟敏华 张琳悦  骆 娟

  从当年集“老、少、山、边、穷”于一体的窘迫尴尬,到如今国家高新区“高、新、特、专、优”的产业生机,清远高新区正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清一体化的重要机遇,凭借着“广州北的区位、珠三角的服务、粤北山区的成本”等独特优势,向粤北科技创新中心不断迈进。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七十载如白驹过隙,犹如中国的微缩版,无数的传奇故事,在北江要塞、南国凤城精彩上演。

  漫步清远高新区,满眼都是创新创业的繁荣景象,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从当年集“老、少、山、边、穷”于一体的窘迫尴尬,到如今国家高新区“高、新、特、专、优”的产业生机,清远高新区紧紧抓住一次次重大发展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次蝶变。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肩负发展重托,秉持改革勇气,不负百姓期待,清远高新区人以新一轮时代“赶考”的精神奋笔疾书,对标一流,奋力争先,用实干和实绩交上了一张张精彩答卷。

  “5+1”主导产业: 点亮产业“明灯”

  目前,清远高新区聚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5+1”主导产业,并培育一大批重点企业。

  新材料产业厚积薄发。清远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先进能源材料等细分领域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是广东省重要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基地之一。目前,园区集聚了先导稀材、豪美新材、聚石化学等一批大型龙头企业,还涌现出航科新材料、邦太新材料、威凛材料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型科技企业。

  其中,先导稀材是国家稀散金属工程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双中心”企业,在稀散金属行业中综合实力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硒、碲两类产品的市场份额世界排名第一,稀散技术领域综合实力排名世界第二。豪美新材自主研发出全国首台纯电动全铝车架,是世博会中国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新电视塔的工业型材供应商。聚石化学是无卤环保阻燃材料的龙头企业,拥有4大系列30多个品种100个牌号的产品。

  不但新材料企业多,清远高新区还不乏新材料研发机构。“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以研发为项目产业化服务,同时以项目产业化收益反哺研发,实行双轨项目制运营。”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杨凤珍介绍,研究院定位为清远新材料专业孵化器,是专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孵化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试加速产业化“五位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2017年,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通过了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实现了清远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零”的突破。

  其他主导产业的规模和效益逐步凸显。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主要以云计算、集成电路、数字视听、新型平板显示器等研发制造为主,重点企业包括腾讯云计算、欣强电子、金禄电子、富盈电子等,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以口服药物、注射剂等中西药生产研制为主,以嘉博制药、华能制药、容大生物、在田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立足于毗邻广佛两市四大汽车生产基地“100公里黄金圈”的区位优势,引进了爱机汽配、富诚汽配、全盛汽配、科光机械等一批汽配行业领先企业,形成一定规模的汽车配套产业体系;新能源产业主要以新能源锂电、动力电池、节能环保燃烧技术及设备等研发生产为主,重点企业包括奥瑞特新能源设备、精旺新能源、德晟嘉恒新能源等;现代服务业风生水起,清远高新区内现有天安智谷科技产业综合体、华南863科技创新园两大科技园区,目前,华南863园区进驻项目395个,天安智谷园区进驻项目332个。

  2016年,在清远打拼10多年的湖南人赵滔把自己创立的清远网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搬迁到了华南863科技创新园。

  “华南863科技创新园有良好的创业环境,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园区其他企业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研发更优质的产品。”赵滔说,“往往是新的政策一出台,我们就知道了。不仅如此,园区相关机构还会第一时间为我们提供帮助。”有了良好的孵化环境做后盾,如今,这家专注于旅游网站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与销售、软件咨询与服务等业务的公司已经从“单枪匹马”发展到了30多人。

  与华南863科技创新园相隔不远的天安智谷科技园同样热闹非凡,这个旨在培育最适宜企业发展土壤的园区,可为企业提供包括政务代办、科技人才招聘、技术支持、品牌策划等全方位创业服务,构建创客产业生态圈。

  一路走来,清远高新区以“5+1”主导,点亮产业“魔杖”,一个个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发展与建设的号角声声入耳。

  科技创新: 激活一池“春水”

  9月10日上午,清远高新区举行了“坚持创新引领,聚力入珠融湾——清远高新区校地共建平台启动仪式”,中山大学清远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清远高新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三大校地合作平台同时启动运营。

  清远高新区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共建三大科研平台,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坚定“一区”发展定位、加快“入珠融湾”步伐的有力探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从清远高新区的发展历程看,如果把建设园区视为第一次创业,升级国家高新区为二次创业,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则是第三次创业。在三次创业过程中,他们惟一不变的核心关键词是——“创新”。

  2018年,清远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达到101名,同比上升9名,增幅为广东省国家高新区第一。这一年,清远高新区科技发展成绩喜人:专利申请量2538 件,同比增长11%;发明专利申请量718件,同比增长18%。专利授权量 1527件,同比增长88%;发明专利授权94件,比上年同比增长109%。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新增11家省级工程中心、1家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新型研发机构、14家市级工程中心,全年高企数量达到74家。

  数字无声,却生动诠释着底蕴与活力。荣誉有声,彰显着清远高新区人的辛勤耕耘和奉献。

  近年来,清远高新区以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主要抓手,优化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构建中小企业宜居、宜创、宜业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有效集聚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企业研发中心为主导的高端型、精准型、专业型特色孵化平台,推动园区加快形成“科技+孵化”的协同发展机制,不遗余力地打造具有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的创新创业载体。

  今年6月,经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三部委审核通过,清远高新区成为2019年广东省3家获批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的开发区之一,成功获得中央财政5000万元(预)资金支持。

  获得国家资金支持之后,清远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2019-2020年,将安排不少于2亿元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校地共建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引导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除了制定目标,清远高新区还出台科技政策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作为清远市乃至整个粤北地区的科技创新主阵地,近年来,清远高新区制定出台多项科技政策,进一步提升清远高新区科技创新水平。

  7月,2019年第一期清远高新区科技政策专项资金相继到达辖区企业的账户,园区120家科技型企业获得的专项资金达到了1386.57万元,系列政策有效为企业创新护航。

  清远高新区持续多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终于结出校地共建平台这一丰硕果实。

  随着三大平台的正式启动,一批企业将逐渐孵化成长,一批科技成果将落地转化、产业化,清远高新区将成为立足清远、辐射粤东西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加速器”,加速助推清远实现“入珠融湾”的步伐。

  创新型平台离不开创新型人才。陈新滋院士是中山大学清远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的牵线人,团队主要研发方向是手性药物合成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新的手性药物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研究;手性合成工艺及产业化研究。

  是什么让陈新滋院士最终决定带着团队来清远呢?

  他说:“这里的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非常吸引我和我的团队。在这里,我们除了可以申请项目,还得到了政府和园区的大力支持,帮助我们真正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体制机制改革: 优化政务环境放“大招”

  变者恒久,应对恒艰。近年来,清远高新区不遗余力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多措并举,卓有实效。

  优化行政管理体制,使园区轻装上阵。实施清远高新区和清城区“两区一体”管理机制,整合两区资源,将清远高新区社会事务交由清城区进行管理,突出强化清远高新区经济管理权限,建立清远高新区、清城区有关管理事务协调处理机制,使清远高新区专注于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建立了粤东西北地区首个行政审批局,完成21个部门364个事项的标准化梳理及流程优化工作,将6个部门的80项审批事项划转审批局一个部门集中办理,把原来政务办的“多枚印章管审批”变为审批局的“一枚印章管审批”,使审批事项的承诺办理时限比总体法定时限压缩了79%以上。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优化机制。一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成立粤东西北地区首个行政审批局,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和“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将6个部门的80项审批事项划转审批局一个部门集中办理。二是组建三只产业基金。粤科清远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清远高新区华科创投基金、清远高新区天安产业投资基金等三只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4.55亿元,开创了清远市产业基金的先河,逐步形成“科技银行+融资担保+政策补助+产业基金”全方位立体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三是完善科技和产业政策体系。制定“产业发展十条”和“科技创新十六条”,修订《孵化器运营管理办法》,起草《科技创新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人才创业项目评审实施办法》,完善园区政策体系。近三年来,通过兑付政策财政扶持资金,受惠企业近500家(次)。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组织机构。一是实施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两区统筹协调机制。2012年清远市委、市政府对清远高新区进行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大幅精简人员和机构,实施清远高新区和清城区“两区一体”管理机制,两区班子交叉任职,将清远高新区社会事务交由清城区进行管理,强化清远高新区的经济管理权限。截至目前,清远高新区设有内设机构5个、区直属行政机构1个、区属事业单位2个。二是建立行政审批局。2017年,成立清远高新区、清城区行政审批局,这是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成立的首个行政审批局,标志着清远高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群众平台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产城融合: 打造宜居宜业“新天地”

  一个城市的面貌总难以用二维的笔触来完整彻底地描绘,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眼界也跟随时代的变革不断被刷新,拥有长远发展的规划才称得上是有远见的产城融合方式。产城融合,最重要的是产业和人居的和谐共生共融。

  近年来,清远高新区紧紧围绕“园区形象提升”这一目标,认真办好民事实事,抓好园区建设,真抓实干,敢管严管,为入珠融湾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清远高新区内集聚了以恒大银湖城、阳光100、佳兆业城市广场、碧桂园星钻为代表的高端社区,形成了以长隆集团世界级森林旅游综合体、清远狮子湖国际休闲度假区为代表的商贸旅游业,布局了以天安智谷科技产业综合体、华南863科技创新园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业。清远高新区还专门为紧缺适用人才提供人才公寓,让其可拎包入住。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近三年来园区建设总投资30多亿元。完成10多条市政道路、5条道路黑底化,一批土地平整、道路平交口改造、高压线下地、道路两旁立面改造、大排坑景观改造、“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园区形象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配套。

  三是完善和规范园区管理。在深入园区及发达地区调研学习,反复论证磋商的基础上,制定园区综合管理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对辖内园区的规范管理和综合治理。

  四是完善园区教育、交通、休闲等配套。特别是教育方面,目前辖内有龙塘一中、龙塘中心小学、横荷中心小学、银湖城小学等数十所中小学,清远高新区一方面推进合作办学,加强优质名校的引进,比如推动引进华师的附属小学和幼儿园;另一方面,在清城区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每年安排至少500万元资金,解决企业人才子女就读学位不足、学位短缺的问题。

  绿树掩映,花团锦簇,高楼林立,道路洁净……如今的清远高新区面貌日新月异,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游,“近者悦、远者来”的幸福之城呼之欲出。

  岭南山水绿城,北江璀璨明珠。“清远高新区正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清一体化的重要机遇,凭借着‘广州北的区位、珠三角的服务、粤北山区的成本’等独特优势,向粤北科技创新中心不断迈进。”清远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新中国70年的奋斗历程中,神州大地上留下了清远高新区人铿锵有力的坚定足迹,他们以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改天换地的勇气,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2019-12-02 清远高新区加快“入珠融湾”建设步伐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5256.html 1 潮涌北江谱新曲 梦圆清远著华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