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
第A5版:创新园区

化茧成蝶 培植创新发展“生态雨林”

中关村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发展20年结硕果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已经成为中关村科学城创新生态雨林体系的重要部分

  ▶  本报记者 李争粉报道

  作为全国第一个设立在国家高新区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20年来,累计培养企业博士后人才超过400人,设站企业基本实现大信息、大健康等“高精尖”产业领域的全覆盖,在青年人才培养、助力企业发展、促进高端智力资源对接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中关村科学城创新“生态雨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月19日下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一场特别的会议正在进行。

  “成功如果有秘诀,那就要‘聚焦’。”发言的是国家重大激光项目的“生力军”,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的一员,她叫张晶。

  在海淀园,像张晶一样的“神仙”博士后,还有很多。

  而这场会议就是由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主办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发展20年工作会。

  1999年5月,海淀园在全国高新区中率先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迄今已经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首批6家分站、年进站博士后仅1至2人,发展到今天的63家分站,年平均进站达50人,在青年人才培养、助力企业发展、促进高端智力资源对接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中关村科学城创新“生态雨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如李政道在今年5月为海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20周年的题词所言:“日新其德,行地无疆”。未来的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聚焦打造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的中心任务,继续发挥先行先试和前沿引领作用,为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贡献应有的力量。

  先行先试  “生态雨林”添生机

  时光倒退,中关村从北京走向世界的“蜕变”之路是1980年以陈春先等科研人员创立全国第一个民办科技公司开始的。

  1984年5月21日,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向邓小平同志建议,在中国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行“博士后制度”。

  1988年5月10日,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诞生。

  1999年5月,试验区(海淀园)成为全国首批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高新区,将博士后工作从国有大中型企业延伸到民营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联想集团等六个高科技企业成为第一批企业分站。

  设站同年,海淀园出资购买了24套80平方米的三居室作为博士后公寓,统一装修并配套家具家电,博士后拎包入住,以优越的地理位置、成熟的生活配套、低廉的租金、周到的服务成为海淀最初意义的“人才公寓”。

  自2005年起,为加大博士后培养力度,园区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并逐年增加的博士后专项经费,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博士后工作。截至2018年累计支持资金接近4000万元。

  2005年,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全国1300多个工作站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9年,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10周年之际,中国博士后工作的奠基人李政道为《企业博士后工作创新十年1999-2009》图文集作卷首语并亲笔题词:“敬祝祖国博士后们的将来诚如庄子所赞:背负青天,莫之夭阏”。今年,适逢建站20周年,李政道再次欣然命笔题词“日新其德,行地无疆”,并发来贺信,对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和博士后工作更上一层楼寄予殷切期望。

  付出总有回报。据了解,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20年来,累计培养企业博士后人才超过400人,设站企业基本实现大信息、大健康等“高精尖”产业领域的全覆盖;园区企业博士后累计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768项,以前三申请人身份申报发明专利782项,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硬科技支撑;设站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超过50个流动站联合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以博士后站为载体,以青年人才为纽带,有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在企业有效嫁接、转移转化。

  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海淀园一直践行着开放、创新、敢为人先的核心理念,不断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先行先试。博士后工作站从无到有,见证了海淀园一直在用合作、共赢的创新思维铸就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阐释了海淀以创新培养人才、驱动发展的一条特色路径。”

  化茧成蝶  引才育才闯新路

  因为梦想和科技的力量,中关村成为中国的创业圣地,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成为许多怀揣梦想的人实现梦想的地方。

  “博士后制度是高端人才的试金石,更是企业产业化的定心丸。”博士后代表张晶说。

  张晶,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所,2008年进入海淀园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有限公司企业博士后工作分站(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联合培养)。现任国科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在站期间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30余项,“50W全固态激光器及核心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型复杂激光放大器产业化关键技术”获得科技成果奖转化奖二等奖。申请发明专利33项,授权17项,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近2亿元。

  张晶在激光项目上聚焦十多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高能所的毕学尧则痴心守卫在云端。2003年,毕学尧进入联想集团企业博士后工作分站(与中科院计算机所联合培养),现任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其主持设计的安全网关产品销售额累计超过12亿元,曾担任国家863项目负责人。

  如今,在海淀园,像张晶、毕学尧这样的博士后已经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顶梁柱。

  据了解,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20年来,累计培养各类博士后人才超过400人,其中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工程、中关村高端人才聚集工程、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人才工程计划9人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优秀博士后4人次,另有8名博士后通过园区推荐破格晋升教授级高工,11人入选海淀区高端人才品牌——“海英人才”计划。目前,63家设站企业基本实现了对大信息、大健康、高端制造、新材料、能源环保等“高精尖”产业领域的全覆盖,既有行业领军企业,也有高增长的独角兽企业,还有一批小微企业;特别是近年来还在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探索设立了分站。

  “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采用高校企业双导师制,持续探索政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不同专业领域的青年人才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自主创业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海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助力了一批企业快速创新发展。据统计,逾半数出站博士后继续留在企业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很多都成长为企业骨干力量。园区培养的博士后累计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76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22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人,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人,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66项;以前三申请人身份申报发明专利782项,其中国际专利16项,217项获授权。这些获奖技术和专利成果大部分都在设站企业得到直接应用,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硬科技支撑。

  此外,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还推动了一批高端智力资源对接。20年来,海淀园持续探索以博士后站为载体,以青年人才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高效互动的协同创新平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与高端智力资源对接。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超过50个流动站与设站企业联合开展了博士后培养工作,校企合作导师超过百人,通过对博士后的学术指导、资源对接、项目推荐等全方位支撑,有力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在企业有效嫁接,博士后相关项目累计营收超过30亿元。

  “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探索了若干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和做法。”海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多级联动。近年来,全国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人社部、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北京市人社局等各部门分别出台博士后相关政策,海淀区不断加强配套和投入,落实与博士后切身相关的户口、公寓等政策并给予资金支持。据统计,各级政府给予博士后资金支持总额超过5500万元,下一步海淀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从目前的每家设站单位每年最高100万元增至300万元。二是校企融合。充分利用驻区高校资源丰富和高新科技企业密集的禀赋优势,依托博士后工作站,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形成了独特的校企深入融合模式。三是创新服务。搭建博士后信息交流平台和人才推荐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沙龙活动,畅通企业博士后招收渠道,同时注重规范引导,确保办站质量。

  创新引领  高质量发展加动力

  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发展20载,这沉甸甸的成绩为新的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创新路漫漫,但依然有上下求索的决心。

  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李俊杰表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以来,培育了一批高层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助力了一批企业快速创新发展,探索了若干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和做法,如今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已经成为中关村科学城创新生态雨林体系的重要部分。面向未来,海淀园企业博士后工作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新再出发,持续践行新理念,探索新模式,开辟新路径,有重点、有突破、有支撑。

  当前,海淀区正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举全区之力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今年海淀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支持办法》,简称“海英计划”升级版,明确提出对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引进与培育平台,根据人才引进及培育工作成效给予补贴。下一步要按照目前中关村科学城建设需要,完善提高博士后工作站年度考评指标,加大支持和补贴力度,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在现有人数规模、项目、成果、校企合作、学术与交流等维度外,侧重鼓励企业分站引进和留用优秀博士后、进一步发挥好博士后培养平台作用、建立博士后在海淀创业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博士后平台的校企联系纽带作用、拓展企业博士后工作国际化、多元化等方面,拓宽和加大对设站单位在专项资金方面的支持引导,建立更加系统、科学的考评体系。

  探索项目博士后新模式。在继续做强以工作站为依托的博士后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面向非设站单位,依托重大项目,引进和培养青年博士后。为中关村科学城对接和推动国家级科技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优秀青年人才支撑,同时拓展青年人才培养的路径,参照设站单位享受支持政策。

  加大博士后引进与留站支持力度。鼓励设站企业更多地引进和留用优秀青年博士后,对当年进站的博士后和出站后留站工作的博士后分别给予一次性日常经费补贴、住房补贴。

  鼓励分站进一步发挥博士后人才培养平台作用。强化博士后工作站资助补贴机制,鼓励分站安排进站博士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及市级高精尖项目,综合评估博士后依托项目产生的成果,包括申请知识产权、制定标准、获得奖项、发布论文著述、在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每年对各分站进行补贴。

  建立出站博士后在海淀创业引导机制。完善现有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精准扶持博士后创业群体,依托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和中关村创业大街等创业服务机构,为优秀的出站创业的博士后提供创业扶持并对接优质孵化资源,提供推荐导引、资金支持、承接落地等全方位服务。

  鼓励分站充分发挥博士后平台的校企联系纽带作用。鼓励设站企业以博士后工作站为平台,开展与驻区高校院所、国外高校院所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创新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优先对接资源、提供支撑。

  搭建人才成长与交流平台。畅通优秀博士后在评奖、评优及正高级职称直通车等各类国家、市级、区级人才培养通道,优先推荐参评各类人才奖项;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促进博士后思想碰撞,推进各领域、各学科交叉互动。

  拓展企业博士后工作国际化、多元化。联合驻区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领军企业利用海外分支机构,加快引进海外博士人才,加大工作力度,联合对接全球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博士后工作深度合作,打造一批国际化的人才队伍。

  “化茧成蝶”的中关村科学城,正在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走过20年光辉历程的博士后工作站,也将砥砺奋进,顽强拼搏,为科学城建设添砖加瓦。

2019-11-25 中关村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发展20年结硕果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5002.html 1 化茧成蝶 培植创新发展“生态雨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