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
第A14版:产业热点

发展智能产业 “手拉手”才能向前走

  ▶  本报记者 崔彩凤摄影报道

  智能产业蓬勃兴起,已经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智能科技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该如何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在近日于第二届进博会现场举办的2019智能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志军表示,“当前,智能产业正在由学术界驱动转向学术界与产业界协同驱动。我们愿与世界各国携手,以‘鼎新’带动‘革故’,不断加强交流沟通、拓展开放合作、凝聚发展共识。”

  “手拉手”共建开放协同新生态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纷纷加大力度,推动智能科技由理论走向实践,不断深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王志军对智能产业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共建开放协同新生态。以全球化视野布局和推动科技创新,鼓励、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产业生态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的落地应用,不断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为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是共谋国际合作新路径。深度融入全球智能产业创新体系,结合产业链分工布局与各国比较优势,促进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交流协作,推动资源整合、技术融合、项目联合、人才聚合,共同探索国际合作的创新路径。三是共筑产业发展新格局。瞄准产业需求、集聚行业资源,打破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支持国内外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而此次论坛上,中美重要社团组织代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与中国电子学会在会上发表了《合作倡议》,提倡开放合作,共同推动两国智能科技与产业的国际合作,构建全球化生态体系,推进社会智能化进程。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区会长马修(Matthew Margulies)表示,对于美国高科技公司来说,中国市场仍然是良机汇聚之地。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蒋亚非认为,发展以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产业,应该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教育。

  “基础研究与基础教育的能力是整个产业诞生和振兴的根本。华为发展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深刻体会到,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乃至产业如果想持续发展,甚至领先国际,必须加大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的投入。”蒋亚非表示,只有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的突破,才能有工业的强大。没有基础研究,产业最终会被架空,而一个产业的诞生和振兴又需要无数的科学家上百年的开放合作与极力研究,需要他们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坚持下去。“未来一定是一个智能社会,中国是人口大国,能否转换成人才大国,还是依赖于教育。”

  一个国家经济一定由大企业加上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构成。业内认为,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成功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用更普惠的方式,让更多中小企业享受到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只有解决中小企业的需求,才能解决未来大规模高复杂的问题。

  因此,思爱普(SAP)全球高级副总裁、SAP中国总经理李强建议,建立多功能的开放生态系统。“我国有非常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涵盖方方面面,但各个平台之间是分离的,这一问题必须解决。因为建立一个开放的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是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更加普惠的重要基础。”

  两化融合  智能产业前景不可想象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2015年到2018年,中国的GDP在全球GDP中的占比一直在15%左右,但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指标,中国的企业在信息科技方面的投入占全球IT支出总额的比例只有3%-4%,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从投入的比重来看,目前国内在信息科技方面的投入,主要集中在通信服务、基础设施和设备方面,软件和服务方面的投入只占整个IT投入的10%,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6%。”李强表示,无论是从产业结构看,还是从投入占比看,中国的数字经济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也就是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还没有反应到产业数字化投入当中。

  但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一些龙头企业开始谋划转型。目前中国在全球新一轮技术浪潮中取得了非常大的后发优势,在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领域,我国的独角兽数量、专利数量都排在前列,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也已经超过欧美总和。

  不过在资本推动下,智能产业出现了一些泡沫化隐忧。比如在人工智能方面,资本投入赛道非常狭窄,绝大多数投入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方面,超过90%的人工智能企业没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工业互联网收效也没有达到很好的预期,而这也制约了资本进一步投入的意愿。

  “但我相信,随着信息化、工业化的高度融合,工业智能时代将会到来,它将会深刻影响到工业领域,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谈及制造业未来可能发生的巨大变化,李强认为,从需求侧来看,以客户为中心,高度个性化和定制化将会深刻影响到消费类品的制造;从供应端来看,基于万物互联的智能产品与智能服务的普及也会实实在在推动传统制造业从制造产品本身向提供服务转型,这两个趋势的融合也会逐步改变整个制造业生态。

  有机构预测,人工智能应用将会为全球带来15.7万亿美元的价值,而在中国高达7万亿美元,工业互联网到2035年也会为全球带来15.3万亿美元的新增GDP,这两者融合的前景不可想象。

2019-11-18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4715.html 1 发展智能产业 “手拉手”才能向前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