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第A14版:创业服务

京桂科技创新合作谱新篇
19个项目签约助力广西快速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李争粉) 10月24日,以“深化京桂创新合作,共谱创新发展篇章”为主题,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北京市科委、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主办的2019京桂科技创新合作推介会在北京举行。金山云计划落地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食蟹猴青光眼模型”开发生产、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虹膜生物识别技术开发与应用等19个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项目在北京签约,开启京桂科技合作新篇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费志荣在致辞时表示,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资源密集,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成果富集,创新动能强劲。广西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广西与北京虽然相隔千里,但在区位、资源、市场等方面各有特色,互补性强,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2016年7月,北京中关村在南宁建立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目前已入驻行业重点企业90家,入驻孵化企业140家,有28家行业创新企业来自北京地区,初步形成信息技术、生命健康、装备制造、科技服务四大产业微集群,成为京桂两地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成功典范。广西在高端人才引进、共建创新平台、科技项目合作、技术交易等方面也和北京有深入的合作关系。同时,广西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有深度的合作。广西区位特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政策叠加、环境优良,但目前多数产业技术仍处于跟跑、模仿阶段,企业普遍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足,产学研融合不够紧密,迫切需要加强与北京市及所属的研究院所、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合作,引进高端创新资源,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曹坤华在广西科技创新总体推介中表示,广西与北京科技创新合作基础扎实,合作前景广阔,广西具有面向东盟的天然区位优势,中央赋予了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三大定位”新使命。而北京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迫切需要打开与东盟创新合作的大门。广西愿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广西为中心,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为平台,链接北京与东盟的创新资源、科技成果以及合作需求,推动京、桂、东盟深化创新合作。

  据悉,在京桂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签约环节,有19个重点合作项目进行现场签约,项目涵盖校企合作,如广西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开展技术合作;产业园区合作,如北海防务新材料创新示范区建设、新媒体文创产业园建设等。

2019-10-28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4449.html 1 京桂科技创新合作谱新篇<br>19个项目签约助力广西快速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