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第A8版:创新园区

勇担责任使命 勇攀科学高峰

合肥高新区“中国声谷”建设再上新台阶

  ▶  杨萃  晁毓山

  10月17日,以合肥高新区为主申报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功获批。当天,科技部分别发布关于支持合肥、杭州、深圳、天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函,支持四市打造“AI创新试验区”。

  截至目前,中国惟一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入园企业总数已超过600家,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发展与应用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链。

  合肥高新区作为首批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区之一,近年来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一直稳居第一方阵。为今后几年及更长时期内合肥高新区的发展增强潜力、培育动力、厚植优势,合肥高新区紧踩时代发展步点,搭建高端产业平台,使之成为创新成果涌现的策源地、前沿产业发展的孵化区、优质项目落脚的聚集区。“中国声谷”作为安徽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共建的高端平台,成为合肥高新区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东方硅谷的一颗耀眼“明珠”。

  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加速跑

  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政府签署《共同推进安徽省语音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正式在合肥高新区启动“中国声谷”建设。2018年5月,双方签署《进一步共同推进安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将“中国声谷”打造成为全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高地。

  “中国声谷”旨在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科大讯飞等核心单位和企业全球领先的语音、机器视觉、生物识别等智能交互技术,通过“云平台”和“大数据”软硬件相结合的支撑服务体系,以及“金融创新、市场推广”两大政策服务体系,在“互联网+、智能终端、智慧城市、移动健康”四大产业方向进行布局,建设产业高地、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化集中效应、打造千亿园区。

  截至目前,“中国声谷”聚集企业600余家,培育和引进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国盾量子、科大国创、中科寒武纪、联发科技、北京君正、航天信息、新华三、腾讯、阿里、ARM等行业龙头企业,同时集聚了科大讯飞智能语音、中科类脑智能、神州泰岳智能写作、金山智能语义开放平台等一大批全国领先的开放创新平台,已经形成全国AI产业开放性创新平台最密集高地,助力合肥跻身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前五强城市,2018年实现产值650亿元。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导者,曾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荣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2017年6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17年度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科大讯飞首次入榜,并名列全球第六、中国第一。2017年12月,科技部明确依托科大讯飞建设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在人工智能高级阶段——认知智能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17年11月,科大讯飞入选首批国家四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截至2019年1月31日,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总量约100万,总应用数59万,累计终端用户数22亿,日均总服务量47亿次,AI大学学员总量26万人。最重要的是,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先进科技成果已悄然应用到我们身边。

  建立完善的人才、政策、创新支撑体系

  经过多年的奋力建设,合肥高新区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合肥高新区多年来一直不断强化人才集聚优势、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创新体系的产业发展措施分不开。

  在强化人才集聚优势方面,合肥高新区通过三个方面的举措进一步促进专业人才的集聚。一是推动本地化人才培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于2018年9月正式奠基,建设地点与集群核心“中国声谷”比邻,建成后将围绕信息科学技术学科,扩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体量。二是完善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安徽省计划发布《支持“中国声谷”引进人才若干政策》,加快集群核心“中国声谷”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集聚;合肥市已于2018年4月26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引进高端人才。

  在政策支持体系建设上,合肥高新区在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产业重大项目投资、产业链配套协作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企业技术研发创新投入、重点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和建设、金融产品创新、产学研合作等多个方面加大资金和要素保障支持力度。2015年至今,园区共有近150个重大项目享受“三重一创”政策共4.85亿元资金支持。2017年至今,园区共有超350个项目享受《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近7亿元资金支持。

  在健全创新体上,2018年,“中国声谷”新增省级创新平台3个,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105个,新获得省级以上认定的新产品数10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24%,入选全球科研城市50强,成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科大讯飞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语音转写、机器翻译、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领域技术国际领先;大国盾在量子信息领域具有一系列国际一流水平的原始创新科研成果。合肥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已然拥有了一批自主可控、领先国内外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为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中国声谷”牢牢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关键共性和前瞻性技术突破,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促进优质企业资源集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局部领域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合肥高新区计划在未来3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总体技术与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成为带动合肥市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

  应用推广形成规模。合肥高新区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教育、医疗、家居等领域率先应用和推广,形成10个以上深度应用场景,建设20个以上应用示范项目,打造3个以上应用示范园区和特色小镇,基本形成与城市运行相适应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格局。

  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合肥高新区基础前沿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在类脑智能、量子智能、智能语音等领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形成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到2020年底,合肥高新区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智能语音产业集群,孵化一批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龙头骨干企业,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科大讯飞公司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培育2家以上20亿元级企业、5家以上10亿元级企业、30家以上亿元级企业,产业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

2019-10-28 勇担责任使命 勇攀科学高峰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4443.html 1 合肥高新区“中国声谷”建设再上新台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