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第A3版:聚焦中关村科学城

架起国内外沟通的桥梁

中关村科学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在京举行

  ▶ 本报记者 李争粉报道

  10月22日,以“全面架构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外交桥梁网络,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为主题的中关村科学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召开,论坛邀请中国驻美国、德国、法国、以色列、韩国、捷克等使领馆科技外交官以及阿联酋、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国家驻华代表齐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旨在通过充分发挥驻外、驻华使馆等国际资源优势,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开放创新网络,与驻外科技外交工作体系全面对接,促进海外创新技术、人才、机构等与科学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曾劲在致辞时表示:“中关村科学城将坚持以全面开放创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同世界各国共享创新发展成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诚挚邀请外交官作为中关村科学城重要的‘创新合伙人’,充分发挥科技外交桥梁纽带作用,共同推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用科技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架起国内外沟通桥梁

  如何与德国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德国的哪些创新经验值得借鉴?如何借鉴法国经验让中关村科技创新展在开放性和国际化方面更上一层楼?如何获得与以色列优势技术项目合作的渠道?……

  论坛上,各驻外参赞、科技外交官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对全球领先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解读,分享了典型园区建设经验及海外科技创新典型案例。同时,针对中关村科学城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国际合作环境、提升国际化合作水平与能力、培育服务重点企业、进一步引进高质量人才与机构、释放人才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德国通过创新集群培育发展区域创新高地的做法和经验,对我们来说挺有借鉴意义的。”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尹军表示,创新集群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依托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和知识链形成的,有利于创新的战略联盟和合作网络系统。德国不同的地区,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建设了十几个不同的创新产业集群。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孙玉明则介绍了法国科技创新的经验与做法。他介绍说,格勒诺布尔位于阿尔卑斯山,没有任何区位优势,人口规模20万,并不具备传统的大都市型创新中心的地理位置,但是格勒诺布尔这个区域已经走出了6位诺贝尔物理或化学奖获得者,拥有5座大科学实验室。

  “格勒诺布尔没有地缘优势,恰恰能够突破在资源、区位优势上的不足,很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孙玉明表示,格勒诺布尔经过70多年潜心发展,克服了原本在区位、人才、科学设施等方面的相对劣势,一举成为国际知名的一流人才和科技创新高地。如今推出了更宏大的GIANT计划,升级建设格勒诺布尔先进新技术创新园。

  孙玉明表示,格勒诺布尔是建设一流科创中心的一部活“教材”。主要经验在于,法国政府战略定位清晰、国家意志贯彻到位;坚持学科聚焦,保持战略定力;跨机构协同创新体系完善,跨学科深度融合机制灵活;坚持开放创新战略,打造国际化创新氛围。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参赞崔玉亭则介绍了以色列孵化器建设的情况。以色列约有6000家高科技企业,每2000人中就有1人创业,平均每8小时就有1家创业企业诞生。以色列孵化器提供可以为其技术、法律、市场、金融等各种辅导和咨询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渡过死亡谷。同时,孵化器促进初创企业在孵化期间消除技术风险、熟悉产品市场、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申请专利,创立高素质管理团队并提升管理及学习能力,并募集企业今后发展资金,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等服务,企业孵化成功率达到50%。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再推进

  在中关村科学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沙龙环节,中关村海淀园工委常务副书记吴宝华重点推介了中关村科学城。

  吴宝华表示,近年来海淀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三大功能定位,着力加强基础前沿布局,大力培育高精尖产业,加快构建创新生态,全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核心区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其中,在国际化方面,中关村科学城全面加速全球联动创新,成绩瞩目。在“引进来”方面,微软、英特尔等全球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关村科学城设立总部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美国、英国、以色列等120多家中外国际技术转移机构也坐落在此。外资研发机构技术交易额占北京市的60%,留学归国创业人数数量约全国的1/4,当前中关村科学城还在加快推进中关村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着力打造“类海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和服务全球顶尖人才。

  在“走出去”方面,中关村科学城先后在美国硅谷、芬兰、以色列等地设立创新中心,创新驿站、百度等越来越多硬科技企业在全球开展跨国研发合作,依托多种路径,企业全球化布局不断加速。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例,目前已经与沿线25个国家进行了对接合作,在企业走向全球的同时,利用科技的力量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同时,依托环球商机活动等国际交流合作特别是依托科技外交官服务网络体系,使得中关村科学城全面开放创新布局,得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论坛上,来自阿联酋、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国家的驻华大使和相关高级研究分析、商务、贸易投资等人士介绍了本国科技创新最新发展情况和对华科技创新交流合作重点项目,并针对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发展与合作机遇以及海淀区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提出了建议。

  据了解,中关村科学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指导,科技部人事司、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大力支持,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承办。

2019-10-28 中关村科学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在京举行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4440.html 1 架起国内外沟通的桥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