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第A12版:园区产业

九大系统提升民生社会服务水平

衡阳高新区:
用“互联网+大数据”打造“智慧高新”

  ▶  邓小保  谢小青  陈曦

  “您好,我是民社服务机器人小智,很高兴为您服务!”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测试,衡阳高新区大民生智慧平台日前顺利通过验收。

  打造大民生智慧平台,是衡阳高新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据了解,该平台主要包括基础资源库、居民业务咨询办理系统、社区事务管理系统、社区服务系统、OA办公系统、民情地图系统、民社大数据及决策分析系统、社会救助系统等九大子系统,将大大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民生社会服务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借助平台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衡阳高新区将实现90%以上的民生社会服务业务社区集中服务,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极大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园区的区域竞争力。

  据了解,目前,大民生智慧平台的社区终端——民生综合服务平台已经启用线下服务功能,可以办理社保、医保、社会救助、残联业务、就业服务、老龄业务、退役军人服务等七大业务,配套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子系统也已经上线试运行,很快将投入应用。随着平台应用的深入,不久将开通更多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服务项目。

  打破信息壁垒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当前,中国社会正快速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此次技术革命为契机,国家力推“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其作为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利器。

  衡阳高新区建设大民生智慧平台,已经走在这股潮流的前列。按照设计,大民生智慧平台以基础资源库系统为基础,通过居民业务咨询办理系统、社区事务管理系统、社区服务系统、OA办公系统、民情地图系统、民社大数据及决策分析系统、社会救助系统等子系统,为全区居民提供服务。

  也就是说,大民生智慧平台全面发挥效能的前提,是必须拥有一个包罗万象的大数据库,也就是庞大的基础资源库。

  “现在难度最大的就是基础数据的采集、获取。”衡阳高新区民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民生智慧平台在民政、社保方面的应用,要从居民办理业务开始,一点点地采集信息,并没有现成的完整的数据库可用,而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但大民生智慧平台是开放式的,预留了很多端口,一旦条件成熟,可以将各部门数据导入平台。各部门数据全网连通后,只要刷身份证,工作人员在系统内就能看到所有信息,可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智能办公,让社区、街道、区机关工作人员从大量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服务群众。

  依托“超强大脑”  建设“智慧政府”

  强大的基础资源库系统,是大民生智慧平台的“超强大脑”,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全面掌握衡阳高新区内的人、地、物、组织、舆情(突发事件)、GIS社区地理信息等大基础信息数据。

  通过建立人口数据库,重点服务空巢孤寡老人、低保户、优抚对象、孤儿失业人群、育龄妇女、外来务工群体、残疾人、因故因病致贫家庭、英模劳模等。同时,可大大强化对衡阳高新区社区矫正人员、涉毒人员、问题青少年、重症精神病人等进行监管。

  大民生智慧平台对“地”的管理,可以具体到每一栋楼房,每一条铁路线,每一个建筑工地,以及车站码头、党政机关,文体活动场所等重点部位。对“物”的管理实现精细化,衡阳高新区将形成一张大网,每一个网格内的设施,诸如具体到每一条供水管、电力线路、燃气管道等,以及剧毒、易燃易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重点物品也能登记管理。GIS社区地理信息系统,将衡阳高新区的信息呈现在一张电子地图上,也就是一个强大的综合信息平台,可以清晰地反映园区内各类信息,并进行网格化、动态化管理。同时,各级干部进社区入户实地采集大民生数据,全方位摸清社情民情,搭建详尽的“民情地图”,实现“上面千根线”与“基层一张网”无缝对接,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

  利用智能抓取、分析等大数据技术,大民生智慧平台具备高度智能,能为衡阳高新区管委会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例如,系统自定义地对一段时期的经济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以表格、图形等多种形式直观展现,为准确判断经济形势、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合理调配资源提供参考。

  在“超强大脑”的指挥下,各子系统互为支撑,衡阳高新区大民生智慧平台将成功打造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智慧政府”,不仅大大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而且将极大地提升衡阳高新区的区域竞争力和发展软实力。

2019-10-28 九大系统提升民生社会服务水平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4430.html 1 衡阳高新区:<br>用“互联网+大数据”打造“智慧高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