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第A10版:园区热点

一场六年的生命之约

烟台高新区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田亚在济南成功捐献

  ▶ 许加薇 许鹏

  6点,最后一次动员剂注射;8点半,开始第一次采集……10月23日上午,烟台高新区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田亚在济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医院采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挽救了一名15岁花季少女的生命!

  而这一切,都源于六年前,他做出的那个生命的许诺。

  跨越时空的“生命之约”

  2013年3月18日,武汉汉口,26岁的田亚在街头闲逛。不远处,一辆红白相间的流动献血车停在路边,吸引了他的目光。抱着没有多想的心态,田亚走了上去。

  因为已经有了一次献血经历,他熟悉这里的每个环节,不仅没有紧张,还跟医护人员攀谈起来。也正是因为这次献血,田亚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献血车上,田亚认真填写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表,留下了迄今为止再也没有换过的联络方式。

  六年后的2019年8月2日上午,田亚接到中华骨髓库配型成功的通知,对方询问,有一名血液病患者的基因与他初步配型成功,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来帮助这位患者。那一刻,田亚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回答,“好的,没问题,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8月26日,田亚再次抽取血样进行高分辨检测,结果相合。

  9月6日,全面体检,结果合格。

  10月12日,接到烟台高新区社会事务局的通知,定于10月18-24日赴济南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田亚做出了无偿捐献的决定。

  10月18日,一场具有特别意义的温馨的欢送会在烟台高新区举行。欢送会现场,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金竹青告诉田亚,他是烟台高新区第1位、烟台市第4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田亚感慨地说:“能够从烟台高新区200多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中配对成功,用爱的火焰去点燃一名患者的希望,我感觉这既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荣幸!”“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集中精力投入到捐献工作中,全力配合医生,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挽救患者生命!”

  当日,田亚抵达济南。次日起,他每天早上7点半和傍晚5点半都会到医院注射动员剂,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前五天,共接受了9支动员剂注射。田亚为捐献做着最后的准备。

  注射的动员剂,也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种药物,其功能是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便于采集。

  “今天去医院打最后一次动员剂。”23日清晨5点,简单收拾完,没有吃早饭,田亚和陪同的工作人员许鹏(烟台高新区医院内科医生)赶赴医院。前一天,许鹏特意叮嘱和鼓励田亚:好好休息,捐献后可能感到疲劳,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我会一直陪着你,完成接下来的“生命接力”。

  许鹏介绍,一般情况下,打动员剂期间,第一天不会有反应,第二天开始会有点不适,比如腰酸、困倦。不过等捐献结束后,这种症状会立刻缓解。

  早上6点,注射完最后一针动员剂,田亚开始准备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谈及此时的心情,田亚一脸轻松地说:“入院后的几天适应得比较快,身体没有特别的不适,内心也十分地平静。希望以最好的状态,为这位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

  此时,田亚的话像冬日里的暖流,让人温暖的同时也心生敬意。

  爱心接续前行

  10月23日上午8点半,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田亚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开始接受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殷红的血液从田亚的体内缓缓流出,通过他身旁的一台仪器,被分离出造血干细胞。

  分离器“滴答滴答”地运行……4小时的采集,血袋中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逐渐增多,田亚为挽救一名患者的生命努力着。

  “采集过程中,从田亚左臂抽取的血液经仪器分离后,提取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其余血液又以类似于输液的方式,自右臂血管流回他的体内。”许鹏解释说,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通过提前注射动员剂,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再从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而采集到的血经过离心运动等一系列程序,存在于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就会被提取出来。等到提取完成,再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体内。

  4个小时后,医院顺利从田亚体内采集出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随后,山东省红十字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医院进行交接,田亚的造血干细胞被储存于冷源恒温箱内,并以最快的速度,运抵患者处。

  “我觉得很有意义!”

  对于田亚来说,决定救人那一刻的义无反顾,是生活中无数次伸出援手的爱心积聚,更是身为共产党员的勇敢担当。

  大学期间,田亚就一直热衷公益,经常参与义务劳动、疾病预防控制宣传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受校领导和师生好评。2009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以后,他更加明白,共产党员的名字不是喊喊而已,要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毕业后他在武汉从事汽车维修工作,2014年跟随姐姐来到烟台,从校园到工作岗位、从武汉到烟台,环境在变、身份在变,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那颗心从未曾变过。

  在此次捐献准备期间,田亚的父亲得了癌症长期卧床,妈妈中风病倒不能自理。田亚一边奔波于医院和单位,一边积极配合着捐献的各种检查。“姐姐一家人为了让我安心捐献,全程照顾着父母,且无论再忙,不能耽误救人!”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捐献的事他对父母只字未提。为保证最佳捐赠状态,他果断辞去了工作。

  每一次成功捐献,都是一束希望火种的燃起;每一次幸运配对,都是一场生命的延续。

  捐赠完成后,烟台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尼安宁、烟台高新区管委会科技副主任张满锋等第一时间专程来到病房,送上鲜花、慰问金和荣誉证书,高度称赞田亚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叮嘱田亚安心休养、早日康复。

  不仅如此,田亚还收到了受捐者家属写给他的一封沉甸甸的感谢信。信中说:“您同意了为我捐献的申请,突然间我感受到了无法言语的大爱。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您的付出让我的生命得以重生;您博大的爱心、崇高的精神,让我由衷的敬佩您……”读完感谢信,田亚流下感动的泪水。

  “通过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我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幸福!”简简单单一句话,田亚表达了自己的捐献感受。此时,虽然他看上去有些疲惫,但脸上依然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对于32岁的田亚来说,能够履行这场跨越时间、空间的“生命之约”,付出再多也值得。来自烟台市红十字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6年起,烟台市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截至目前,该市共有14138名捐献志愿者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其中已成功实现捐献47例,为拯救血液病患者生命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今年已经接连成功实现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2019-10-28 烟台高新区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田亚在济南成功捐献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4419.html 1 一场六年的生命之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