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委联合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联合医用耗材采购工作的完成情况,同时宣布联合采购结果将于今年6月30日起正式执行。据悉,执行本次联合采购结果后每年可为三地公立医院节约耗材采购费用超过8亿元,整体降幅达到15%,有利于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据介绍,本次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共涉及179家企业申报的32357条产品。经反复测算比对,采购结果能够覆盖三地医疗机构目前临床需要的产品,能够保障使用,满足基本需求。产品涉及六大类,包括心内血管支架类、心脏节律管理类、防粘连类、止血类、人工关节类和吻合器类。按照六大类产品2016年三地历史采购总金额约53亿元测算,执行本次联合采购结果后每年可为三地公立医院节约耗材采购费用超过8亿元,整体降幅达到15%,实现了联合采购让利于民、惠及三地的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对联合采购产品的使用监管,巩固联合采购成果,促进医用耗材合理使用,切实降低耗材采购费用,三地卫生计生委还制定了《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重点监控产品采购使用管理要求》,对本次价格谈判未成功的医用耗材列入重点监控,做好情况分析,加强预警管理。
三地还进行了本次采购涉及的六大类品种的历史数据采集整理工作。分别开展历史采购数据网上填报,收集整理三地医疗机构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临床使用过的六大类相关产品,并找出每个品规最低价格,即“京津冀历史采购最低价”。此外,三地还分别牵头完成六大类医用耗材的联合采购工作,最终形成京津冀三地统一的联合采购结果。目前采购结果已具备在京津冀三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内共同执行的条件,并将实现采购目录中全部品种网上采购。贾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