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家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日前通过专家论证,两个中心分别由复旦大学和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牵头建造,这是我国第六、第七个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上海首次获批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其中,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中芯国际和华虹微电子两家国内知名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联手进行集成电路的共性技术研发。该中心目前落户复旦大学张江校区,未来将吸引国内集成电路的龙头企业,共同形成中国集成电路研发的合力。该中心将关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自由探索与集成电路产业对核心技术的需求融合,为产业技术升级、未来大生产线建设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和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国产高端芯片在国内制造企业实现生产。
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上海张江已经聚集了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企业200余家,形成了国内最完善、最齐全的产业链布局。随着集成电路创新平台、先进生产线等不断投入建设,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形成创新发展、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去年以来,上海张江相关政策服务体系也在加快完善。
另外,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之一——首批规划的18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正式确定。其中包括集成电路产业和创新服务功能型平台等。张江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方案也已初步形成,将聚焦“1+2+1”,其中“2”指的是集成电路和生命科学。根据规划,此次通过论证的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主要聚焦5纳米及以下集成电路,聚焦新器件研发、先进仿真和模拟技术、EUV光刻工艺及OPC技术、先进集成工艺等四大共性技术。杨珍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