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倩含
在东莞滨海湾新区,既可以看到滨海湾OPPO园区运动健康实验室里工程师通过优化人工智能(AI)算法提升智能手表的监测精度,也可以看到传统制造业工厂负责人与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东莞AI研究院”)的工程师探讨如何给生产线安装“智能大脑”。
当前,东莞滨海湾新区正在全力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广东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国应用赋能示范区建设,探索一条“龙头企业引领+产业生态培育+创新服务支撑”的立体化发展路径,为东莞市产业升级提供新注解。
龙头企业引领
从广深沿江高速向南望去,昔日的沿海滩涂,如今已经“生长”出一栋栋简约现代、科技感十足的产业高楼。这里扎根了引领东莞滨海湾新区产业发展的“链主”力量——滨海湾OPPO园区、vivo智慧终端总部、小天才智能科技中心。
OPPO是全球领先智能设备制造商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简称,滨海湾OPPO园区是其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前沿科技发展和全球业务拓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投资近百亿元的滨海湾OPPO园区于2024年率先启用——从全球算力中心到智能制造中心,再到OPPO全球最大的运动健康实验室,OPPO将创新触角延伸至“算力+算法”“研发+应用”的智能生态构建中。
OPPO智能助理部部长万玉龙表示“业务快、数据近、人才近”三大优势是OPPO选择在东莞滨海湾新区布局AI业务的重要原因。“我们在完成自身业务的过程中沉淀了新的技术或能力,也会分享给兄弟团队使用,真正赋能AI领域上下游更多的合作伙伴,以共同构建硬件、服务、能力于一体的AI‘1+n’生态。”万玉龙说。
龙头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引领,更重要的是构建创新生态带来外溢效应。自香港理工大学-OPPO联合创新研究中心落户东莞滨海湾新区后,“北京体育大学-OPPO-东莞滨海湾”运动健康联合实验室于今年6月完成签约,通过深化政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运动”的智慧健康生态场景落地。
这些选择扎根在东莞滨海湾新区的龙头企业向外界传递出产业升级信号:这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基地,更是面向未来的创新策源地。
产业“热带雨林”集聚
在智能终端“链主”企业的牵引下,东莞滨海湾新区正加快形成人工智能产业的“热带雨林”。
走进占地370亩的滨海湾精密智造科创园,中图仪器、滨海湾AI智造基地等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聚焦人形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等前沿领域,精密智造科创园将通过龙头引领+精准补链“双轮”驱动,构建从AI芯片研发到智能终端制造的全周期产业生态。
雷赛智能计划在东莞滨海湾新区投资建设华南区域总部及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智造基地项目。“我们坚定地看好新区的产业生态与创新氛围,未来将通过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为新区注入更多AI供应生态,助力新区构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雷赛智能董事会秘书向少华说。
集约化、品质化的产业园区已成为东莞滨海湾新区招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产业生态重要载体。目前,欧菲光·湾区科创中心已引进超60家企业落户,集聚了一批新一代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的优质企业,实现了“上下楼即上下游”;滨海湾科兴科学园重点打造“AI未来大厦”,聚焦AI+时尚、家居、可穿戴、汽车、机器人等五大领域,构建产业生态圈。
当产业发展从“项目引进”向“生态培育”转变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创新企业在东莞滨海湾新区形成协同效应,助力构建“AI+智造”产业生态体系。
创新服务体系构建
人工智能产业的培育不仅需要创新技术引领和完善的产业链环境,更需要技术、平台、资本等要素的系统性支撑。
作为连接AI技术与制造第一线的桥梁,东莞AI研究院围绕边端智算网络建设、工业数据要素服务、数字化转型平台开展创新应用,已在PCB(印制电路板)、半导体、模具、潮玩等多个领域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东莞滨海湾新区还引入了上海技术交易所全球跨境技术贸易(大湾区)中心,接入全球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实现高效对接。
这些专业机构平台促进了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为企业打通了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应用示范的全链条环节。同时,东莞滨海湾新区还推出AI“政策包”,最高奖补3000万元,并筹建1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真金白银”地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发展。
东莞滨海湾新区的“AI梦”在于构建一个AI赋能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场域,总投资额超百亿元、占地1500亩的灵犀岛人工智能小镇应运而生,规划打造AI与生产、生活、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新示范。目前,灵犀岛首开区已获批该地块使用权,将率先打造集AI成果转化、技术展示交易、产品体验消费、应用人才培育、科普研学实践于一体的AI体验中心。
创新人才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东莞滨海湾新区以品质配套“筑巢引凤”。风华苑人才房、精密智造科创园邻里中心、威远现代化产业园保障房加快建设,未来这里将提供3500多套品质住宅,有效解决企业员工安居之忧。此外,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滨海湾未来学校高中部陆续开工,全面提高区域教育发展水平。
站在新起点上,东莞滨海湾新区将持续锚定开放创新,全面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协同合作,积极争取更多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打造区域全新增长极,为东莞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滨海湾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