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作为威海火炬高新区唯一拥有车工、铣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第一线职工,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威公司”)车间主任谷大伟,20多年来始终勤于钻研、不断摸索实践,使企业实现了国产碳纤维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碳纤维因其高强度、耐高温、重量轻而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是世界上尖端高性能纤维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领域。为突破国外对碳纤维技术的垄断与封锁,光威公司决定自主研发。作为技术骨干,谷大伟和科研人员一起迎难而上,全程参与了该企业碳纤维设备开发、实验及制造,并成功制造了原丝生产设备以及碳化线等全套设备,生产的产品成功通过了国家“863计划”项目验收。其中3000度的敞口式石墨化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技校毕业就加入光威公司的谷大伟,先后从事热处理、电火花、线切割、穿孔机、数控铣操作、编程等工作,逐渐成为一专多能的行家和攻坚路上的“尖兵”。从技术“小白”到大国工匠,他先后获得全国轻工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17年,光威公司接到一个加工大型高精密加热辊的订单,而要完成订单任务需进行高精度的镜面抛光。然而当时山东省企业没有能完成这项任务的机床,省外厂家抛光运转时间长、成本昂贵,并且无法保证公差尺寸。这时,谷大伟主动提出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以厂为家,不断摸索,最终进行机床改造,将车间普通车床改造成数控抛光镜面机床,成功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3年来,这一技术为光威公司节省1000多万元。该项目也获得威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金点子一等奖、山东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在光威公司支持下,谷大伟建立了创新工作室,并立足创新工作室大力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不断提升职工们的技能。参加工作20余年来,谷大伟共带出了80多名徒弟。其中1名成为威海市技术能手,2名成为威海市优秀职工,13人成为高级技师,6人成为技师。
自进入工作岗位后,谷大伟在机加工操作台上一干就是26个寒暑。凭借对技术精进的执着,他不仅练就了操控数控机床在鸡蛋壳刻字而膜不破的绝活,更是将碳纤维加热辊精度控制到7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10。他用工匠精神时刻鞭策自己,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用双手雕琢时代之美。威海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