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宁波高新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达1002家,其中2024年新认定企业443家。这一成果标志着宁波高新区在培育创新主体、构建科创生态方面迈入新阶段。
以宁波朗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达科技”)为例。这家以工程安全风险控制为核心的高技术服务企业,仅用4年时间便完成了从初创企业到行业新锐的跨越式发展。
2019年,朗达科技成立,宁波高新区科创局及时在政策宣讲会上获知了该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意向。宁波高新区科创局按照“一对一”高企培育方案:立刻组建由财务专家、管理专家构成的专项服务团队,上门指导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定制化专利布局方案,帮助企业构建起规范化的创新管理体系。“科创局手把手教我们建立研发辅助账,还对接专业机构辅导专利申报,这种前置化服务让初创企业少走了很多弯路。”朗达科技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在宁波高新区的持续培育下,2021年,朗达科技顺利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宁波高新区科创局还针对性推荐该企业申报浙江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协助引进高端研发人才,促成与同济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得益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朗达科技研发费用连续3年保持60%以上增长,形成7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矩阵,并成功获认定宁波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朗达科技2023年营业收入突破2000万元,其背后是宁波高新区打造的立体化创新生态支撑。该高新区不仅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支持企业承担宁波市级重大专项,更创新推出“应用场景开放计划”,助力其AI解决方案在智慧交通等多个领域落地应用。如今,已建成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宁波市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正朝着浙江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目标迈进。依托宁波高新区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朗达科技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快速崛起,生动诠释了“政企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
一方面,通过增量扩面,建设高企培育“蓄水池”,宁波高新区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优质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示范企业—领军企业、‘小巨人’企业”梯次培育库,通过梳理企业成长性、研发能力、知识产权等情况,制定高企3年培育计划,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高企培育机制。
另一方面,加强协同推进,联动提升企业申报意愿。宁波高新区科创局联合属地街道、孵化平台、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形成服务合力,2024年累计走访动员“苗子”企业300余家次,精准解读认定条件与流程,宣传惠企政策,鼓励企业应报尽报。“我们还全流程跟进企业申报进度,2024年组织高企申报培训会6场,覆盖企业近500家,解答企业申报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帮助企业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宁波高新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给优惠”到“赋能力”,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宁波高新区的实践揭示: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系统性创新生态的构建。 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