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

解码创业者为何选择广州高新区

2025年05月26日 

  ▶  范敏玲  李懿力

  今年1-4月,广州高新区新登记经营主体2.66万户,同比增长69.13%;实有经营主体从2020年的16.6万户跃增到今年4月的30.16万户,首次突破30万户,实有数量增速居广州市第一。

  增量的背后,是质量的提升。广州高新区精心营造“产业版”营商环境,在支持创新创业、商事制度改革、涉企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培育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人才友好型的产业生态,为经营主体锻造成长加速器,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

  商事登记是企业进入市场的第一道关卡。近年来,广州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构建“全面提速+精准破题”商事登记改革体系,推动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

  在广州市率先推行开办企业“一网通”,实现企业开办0.5天办结;在广东省首推人才商事服务“极速办”机制,为人才投资项目落户开辟“绿色”通道;在广州市创新建立“企速通”专窗,由金牌团队定制式解决企业“疑难杂症”。

  不久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市规划院”)在设立子公司时遇到难题。该企业计划在“未来交通”“城市安全”两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并注册两家子公司,然而名称核准成为一道难关——新兴领域行业表述尚未纳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若名称核准批不下来,后续业务布局将全盘受阻。”该企业工作人员面露难色。

  广州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当即启动“企速通”服务,由首席服务官带领业务骨干组建金牌服务团队,最终促成项目落地。广州市规划院工作人员表示:“从计划布局到进一步扎根,广州高新区用服务和诚意让我们吃下定心丸!”

  今年以来,广州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已为366家高新区重点项目和企业提供即来即办高效服务,该高新区新登记注册资本超千万元企业数量持续攀升,龙头企业与项目加速汇聚的态势愈发凸显。

  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

  今年3月,广州高新区发布“新质生产力30条”,从园区建设、厂房租赁、场景创新等方面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支持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速成长。

  新成立的广州聚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力航空”)自主研发的“天鹰” 侦察型和“天龙”灭火型两个系列的无人机产品,在森林防火灭火、城市应急消防救援等领域广泛应用,其提出构建的陆空一体化智慧应急救援森林防火灭火系统,为国内首创。

  瞄准低空产业的发展机遇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在经历一番考察后,聚力航空最终选择在京广协同创新中心“安家落户”。

  “最初我们看了好几个地方,这里是我们认为性价比最高的。”聚力航空总经理郑启哲说,作为广州高新区首个专精特新重大载体项目,京广协同创新中心“工业上楼”的厂房式设计,相比传统写字楼,更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

  据了解,广州高新区已建成各类产业载体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该高新区鼓励产业园区打造全周期产业生态,集聚培育延链、补链、强链企业,降低企业入园租金成本,提升入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打造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园区。

  助推新业态蓬勃发展

  面对新业态新模式,广州高新区加强包容审慎监管,以更加优质的环境、健全的制度、精心的服务,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例如,针对食品、餐饮等行业企业申请新业态许可的政策空白问题,广州高新区首创“一品一策”“一类一策”改革,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审批服务,“量身定制”审查方案、备案指南。截至目前,该高新区已为23家企业38个新产品、新业态提供“一品一策”服务。

  同时,广州高新区对审批全链条积极进行优化再造,推出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告知承诺+一证多址+审前服务+视频核查”改革,对需现场核查的许可业务承诺时限压减到受理当天即可拿证,解决企业办证频繁往返、材料重复提交、时间资金损耗等难题。

  “经过审前服务的提前指导,存在的漏洞都提前消除了。”广州好又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为进一步开拓市场,企业迫切需要在新租用独栋厂房建设一座集配基地。广州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迅速组织业务骨干建立审前服务小组,顺利帮助企业项目至少提前15天开工建设。

  广州高新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副局长冯传林表示,接下来,广州高新区将继续扎实推进各项增值服务举措落地见效,切实让经营主体“可感可知”、企业发展“增值增效”,以服务升级助力产业升级,全力打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人才友好型”一流营商环境。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