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伟) 近日,“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在北京清华园开班,来自35个发展中国家的37位代表齐聚于此,开启了为期6天的深度交流之旅。
这场以人工智能发展、治理、应用为核心的能力建设研讨活动,不仅是落实《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的具体行动,也将为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北京贡献。
研讨班课程设置立足国家战略高度,以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遵循普惠合作、开放交流的原则。培训形式多元化,注重教学与体验并重。研讨班通过课堂授课、互动研讨、实地参访等多元化培训模式,组织学员围绕本国人工智能发展情况、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话题展开讨论,帮助学员构建完整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提升战略规划及人工智能治理能力。研讨内容兼顾前沿技术与应用落地,融合多元优势资源。课程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充分展示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应用场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不少学员表示,此次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让其看到了一大批北京人工智能企业产品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生动实践,同时也为北京企业出海搭建了新的桥梁,带来新的出海机遇。
近年来,北京市坚持“开源之都”建设,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规范标准,推动人工智能朝着友好、安全、公平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应用场景加快扩展。目前,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突破2400家,约占全国五成。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同比增长约29%。
“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由外交部主办,清华大学承办,北京市政府协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