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琴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的价值日益凸显,如何管理数据资产成为重要话题。
近日,以“规则驱动共识 价值引领创新”为主题的中国经济信息社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研讨会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如何有效落实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建言献策,同时多项数据资产运营研究成果及实践案例发布。
公共数据开发利用
面临诸多挑战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教授黄丽华介绍说,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40家数据交易机构公开发布超过4.37万条数据产品。数据产品2/3源自公共数据,主要系与企业机构、人(消费)、车(消费)、产业、空间有关的数据。市场上,公共数据供应商中小型民营企业占87.7%,供应了67%的数据产品。
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会上发布的《公共数据运营:从合规底线到价值高地的跃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公共数据的开放始终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存在坚守合规底线与促进价值释放的博弈困境。例如,智慧城市项目中的居民轨迹数据采集引发隐私争议,医疗健康数据共享遭遇伦理质疑。
报告显示,数据治理标准化困境突出,不同部门和主体的数据治理标准不统一,增加了数据整合和应用的难度。此外,公共数据的权属问题复杂,涉及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主体,数据确权与授权机制尚不完善,制约了数据的流通与交易。
规则是
数据资产管理的基石
近年来,我国持续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数据资产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数据的资产属性及入表的适用范围、会计处理使用准则、列示和披露要求等。2024年12月,财政部发布《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计划用两年时间,在部分试点单位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谭剑表示,数据资产化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做好数据资产管理是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根本保障。规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价值实现是强化数据资产管理的动力源泉。
“数据资产的未来,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关乎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命题。”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潘海平表示,过去1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迅猛发展,数据资产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作为新华社直属专业经济信息服务机构,中国经济信息社将发挥智库优势,推动构建数据资产运营的规则体系。
以规则凝聚发展共识
数据资产的全过程管理,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共享等各个环节。如何通过规则凝聚发展共识,既是理论课题更是实践挑战。
黄丽华认为,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对数据市场有很强的牵引作用,其运营需要破局“供给—流通—使用—管理制度规范—技术与安全控制”五维体系。她结合某市健康医疗数据商业保险应用场景,分析了公共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的前景及运营体系设计思路。“当前,公共数据流通和数据市场处于起步形成阶段,公共数据要可持续运营,需要探索治理框架及其运营所需的制度规范、运营系统、运营模式等创新。”黄丽华说。
泰和泰(上海)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王振华表示,数据安全与数据资产合理利用并不冲突,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数据安全是合理利用的前提,合理利用是数据安全保护的目的。他认为,需要围绕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删除等各核心环节,构建可落地的合规治理体系。
“数据是人工智能时代和数字经济的‘原油’,其规模和质量尤其重要。”金证(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裁林立表示,当前居民对于数据要素的重要性认识尚处于初期阶段,未来要进一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精细化供给,强化产业与人才配套,激励各级机构持续提供高质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