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

基于南昌高新区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的调研分析——

推动“五链”深度融合 优化产业创新生态

2025年05月19日 

  ▶  李志恒  葛明  邓丽娟


  面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赋能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新任务,南昌高新区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深度融合为抓手,着力构建各类要素融会贯通的创新生态,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添力。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考察时强调,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

  面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任务,南昌高新区通过前期调研,分析研究如何以“五链”深度融合为抓手,优化产业创新生态,以期为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一、“五链”深度融合对推进产业创新生态建设的作用

  “五链”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以创新链为轴心推动技术、人才、政策、资金等各类要素高度集聚,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协同发展,与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的内在逻辑相融相通。

  其中,创新链是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的核心中枢,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产品创新、拓展市场边界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等多种途径,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和进步;产业链是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的发展土壤,能够集聚资源、催生创新,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人才链是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的动力源泉,需要将人才的培养、引进、流动、激励等各个环节与产业发展和创新活动紧密结合,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政策链是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的坚实保障,需针对产业创新在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同步作用于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和资金链,构建起顺畅运转的产业创新生态;资金链是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的催化剂,特别是对于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来说,不论是原始创新阶段还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阶段,对金融支持需求都非常迫切。

  二、南昌高新区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南昌高新区始终坚持“又高又新”发展定位,全力推进“五链”融合,不断培育创新优势、夯实产业基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阶段性成效,南昌高新区电子信息(移动智能终端)示范基地成为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一)从产业创新生态全过程构建看,创新要素持续聚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彰显

  南昌高新区坚持以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为引领,从创新主体、创新服务等方面发力,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在南昌市率先完成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作,美晨、兆驰半导体等骨干企业先后设立研发中心,南昌华勤将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打造万人级研发中心。定期组织优质企业、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召开产研座谈会,先后推动北大南昌创新研究院、北航江西研究院与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科创平台。

  (二)从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看,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南昌高新区深耕电子信息、航空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着力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产业集群。

  其中,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实现90%以上手机一级零部件在高新区内配套,是全球重要的数字硬件终端制造基地。LED产业依托荣获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硅衬底LED技术,形成了从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封装、终端应用到核心关键生产设备的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

  (三)从产业创新体系人才支撑看,集聚了一批高素质产业人才

  近年来,南昌高新区把人才视为推动“五链”融合的关键一环,优化人才引、育、留工作机制,常态化组织“百场校招”“洪漂人才荟”等各类人才招引活动,在江西省率先组建光电产业产教联合体,率先建立人才驿站、人才码、人才服务专员等全链条服务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南昌高新区已集聚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超过17万人。

  (四)从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支撑情况看,初步构建起精准为企服务机制

  聚焦企业政务服务需求,在江西省率先实施企业开办“零成本、3小时”办结制,率先试创“一号申请、一网通办”服务模式,率先推出“办不成事兜底办”专窗。聚焦企业在产业用地、增资扩产、智能改造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攻坚超300个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打造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在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的过程中,不少企业负责人坦言南昌高新区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扎根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五)从产业体系融资便利度看,融资渠道持续拓展

  南昌高新区坚持多措并举做好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多样性金融服务,努力释放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力。

  在江西省率先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累计为300多家企业提供授信76亿元,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评为2022年度“企业创新积分制”优秀工作单位。

  三、以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优化产业创新生态

  国家高新区要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必须持续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加快建设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南昌高新区坚持紧紧围绕当前制约创新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推动“五链”深度融合,以更加完善的产业创新生态,将高新区打造成为江西省新质生产力发展领航区。

  一是突出政产研无缝对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南昌高新区以南昌瑶湖科学岛建设为引领,高标准打造江西省首个省级实验室南昌实验室,谋划布局更多重大创新平台,努力在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上取得更大突破。定期梳理“院所科研清单”和“企业需求清单”,推动研发机构与企业紧密对接,合作开展技术攻关,促进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链主”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创新引领力。南昌高新区高度重视“链主”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加快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梯次覆盖。围绕华勤电子、龙旗信息、江西美晨、联创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在汽车电子、虚拟现实等领域布局,抢占发展新赛道,塑造产业引领力。

  三是突出人才引育留用并举,夯实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底座。南昌高新区深化企业自主认定人才办法,探索特殊人才“一人一策”,对企业认定人才申报各类国家、江西省、南昌市人才政策给予大力支持。围绕人才生活需求靶向发力,持续优化人才驿站服务,加快人才服务工作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扩大高新人才码覆盖范围,让更多人才“一码智享高新”。

  四是突出构建亲清统一新型政商关系,打造人性化、规范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政务服务方面,南昌高新区设置“企业全生命周期陪跑工作室”,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咨询解答、政策解读;在企业服务方面,完善“企服通”大数据平台功能,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惠企政策申报、诉求申报等,实现二次网办率100%;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加快完善专利快速授权、确权、维权和协同保护“绿色”通道,擦亮知识产权保护“金”字招牌。

  五是突出科技金融体系构建,确保金融“活水”助力企业更好发展。南昌高新区深入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和科技金融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更多信贷产品,让积分真正变成“真金白银”。大力招引金融资本类金融机构落户,在高新区形成覆盖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的全链条股权投资体系,拓宽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作者单位:南昌高新区管委会)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