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洋 特约通讯员 谷星佐
钛作为一种多功能高科技金属,被誉为“太空金属”“海洋金属”“智慧金属”“战略金属”和“未来金属”。数据显示,宝鸡市钛材产量占全国65%、全球33%,钛企集群超700家,生产的300多个品种5000多种规格的钛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钛产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从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钛材供应到神舟飞船、国产大飞机、深海探测器的关键部件;从一座座实验室的创新突破到全球钛材市场的高占有率,宝鸡用“钛”书写了自力更生的工业史诗,铸就了“中国钛谷”的金字招牌。
4月22-26日,2025宝鸡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在宝鸡市举行。
本届钛博会以“钛谷链接世界 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置钛产业博览会、2025年钛锆铪钒分会年会暨钛谷产业发展大会、科教专题片《中国钛金属》首映式、投资洽谈会暨项目签约、专题会议、实地参观考察等重点活动。
千品竞秀
钛材琳琅铸辉煌
作为钛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钛博会是钛产业发展成果的全景式呈现,更是钛产业合作共赢的优质平台。本届钛博会展览面积达到2.374万平方米,较上届增加10.4%,参展企业287家,较上届增加30%。7家国际企业德国冯阿登真空设备有限公司、奥地利因泰克熔炼与铸造技术有限公司等首次亮相。参展参会的外国客商还有的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中国的客商来自楚雄、遵义、攀枝花等多个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首个钛行业互联网交易平台——钛谷交易网在会上亮相,引发广泛关注。
博览会展厅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与金属光泽交织成独特的产业图景。
钛原料展台前,透明展示容器中,钛矿、金红石、合成金红石、氯化渣、高钛渣等原料整齐摆放。不远处,两位参观者对着一块形状独特、表面呈丝状结构的展品发出惊叹。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海绵钛,是钛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产品,后续能加工成各种钛材。”
应用于3C产品(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钟表首饰、紧固件上的大盘重钛及钛合金盘丝,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上的异形截面钛及钛合金条带,应用于高端旗舰手机、户外三防手机、折叠屏手机上的钛手机边框……宝鸡拓普达钛业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亦是热闹非凡。
记者轻轻拿起一块小小的钛合金手机边框仔细看,宝鸡拓普达钛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银弟介绍说:“以前,手机一旦摔到地上,屏幕就容易碎。为了提高耐摔性,手机厂商开始采用金属边框。但要是用普通金属,不仅重还容易被人体汗液腐蚀。而钛合金就不一样了,它的密度通常在4.51g/cm3左右,强度接近或超过普通钢。钛合金材质的手机边框,不仅体重很轻,而且不易碎,长时间使用也不用担心被腐蚀,是非常‘绿色’的金属材料。”
作为陕西省生产钛用中间合金产品的“领头羊”,宝鸡市嘉诚稀有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带来了50余种钛用中间合金产品,其中新品就有十余种,不少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例如,新研发的钛镍合金,解决了困扰行业许久的传统镍屑添加方式造成镍元素在钛合金中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使钛合金产品性能更稳定。
宝鸡市嘉诚稀有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嘉诚对记者说,他们企业本次展出的产品中还特别增加了铸锭产品。“企业前年新上了两台3吨重真空自耗熔炼炉,凭借中间合金优势,通过技术研发、资源整合,打通了从中间合金生产到铸锭熔炼一条线,并基本实现全牌号铸锭生产。”
此外,宝钛集团展示了用于国家重大工程的高性能钛合金材料;力兴钛业的航空用钛合金拉杆填补国内空白;宝鸡鑫诺特材的大单重钛及钛合金盘圆打破进口依赖;陕西大力神航空新材料的空心微特电机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质量和性能国际领先 ……此次博览会展品覆盖了钛矿开采、冶炼加工、终端应用全链条。
高端论坛
项目签约聚动能
博览会期间同步举办了投资洽谈会暨项目签约活动、2025年钛锆铪钒分会年会暨钛谷产业发展大会等多场高质量专题会议和论坛。
2025年钛锆铪钒分会年会暨钛谷产业发展大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6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围绕产业新方向、新技术、新趋势展开交流研讨,75项高规格主题报告为行业发展解锁新机遇。
作为世界最大钛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钛矿储量全球第二,钛材产量占全球总量的65%,位居第一,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在高端钛材竞争力方面尚需赶超,弥补短板。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表示,全行业应加大产业整合、开拓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管理标准的制定,提升中国钛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独联体国际钛协会主席安德烈·亚历山大洛夫在“钛产品当代生产的特点”主题报告中,深度解读全球钛产业格局。“面对挑战,唯有携手合作,才能共攀产业高峰!”这一见解引发全场共鸣。
投资50亿元的宝钛科技新城产业园,建成后将汇聚高端生产、研发、检测等功能,有力推动宝鸡钛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投资5亿元的镍及镍合金材料生产线项目,将填补宝鸡市在该领域的部分技术与产能空白,完善产业链中金属材料多元化布局……投资洽谈会暨项目签约活动,无疑是本次盛会的重头戏。活动现场,31个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105.9亿元,涵盖钛材料研发、生产、应用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带来巨额资金,更将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进一步提升宝鸡市钛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中国钛谷”
诚邀钛行业合作发展
“对外,这里有中国西北地区唯一地级市保税区——宝鸡综合保税区,中欧、东南亚班列开通启航,一大批高新制造、宝鸡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对内,陇海、宝成铁路,连霍、银昆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纵接南北,交通四通八达。在这里,您既可借助宝鸡综合保税区连接丝路、拥抱世界,也可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联动南北,实现双向循环、和合共生。”钛博会期间,宝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峰科向全球企业家和创新人才发出合作邀约。
作为本届钛博会的承办方,宝鸡高新区以“钛美高新,陕耀世界”为主题亮相钛博会,创新采用“室内特装+室外展台”复合模式,突破传统展览局限,打造充足展示空间。其中,钛合金产业展区亮点纷呈,1.2米C919飞机大模型、蛟龙深潜器模型气势恢宏,钛反应釜等装备模型与钛制自行车、行李箱等民品相映成趣;汽车产业以1米石油特种测量车模型为核心,搭配陕汽重卡、吉利汽车模型,尽显行业风采;高端装备制造展区以高1.5米陆地钻井架、深海钻井平台为主角,法士特变速器、保和防务旋翼机等展品协同展示。
经过多年发展,宝鸡高新区形成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集群,享有“中国钛谷、丝路车城、装备名城”的美誉。截至目前,以宝钛为龙头,辖区钛企业达到620家,年产值520亿元,年产量6.5万吨,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汽车方面,辖区拥有吉利、银河消防等4家整车生产企业,121家零部件加工企业,本地协同配套率达到40%以上,实现了配套陕西、辐射西北格局;高端装备制造方面,机床工具、航天制导、石油钻采、高铁装备等60多种产品销量稳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
3000多年前的青铜器宝鸡何尊,代表了“中国制造”最早的巅峰技艺,如今宝鸡高新区企业助力的“神舟”登天、“嫦娥”揽月、“蛟龙”入海则代表了宝鸡高新独具实力的科研创新能力。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8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厚植创新动能;23个院士博士后工作站,激发创新活力;主攻钛产业供应链、金融链,打通钛产业科技研发链、成果转化链的陕西钛谷集团与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助力技术攻坚。10万多名技术人员共同努力,让国产航母、大飞机、“奋斗者”号、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等众多国之重器,镌刻了“宝鸡高新”的印记。
“钛”轻,却能承载千钧重托;“钛”强,必当挺起强国脊梁。
随着《“宝鸡·中国钛谷”宣言》的发布,这座城市将以深化国内外钛产业链协同发展为目标,持续拓展“钛应用”、提升“钛质量”、促进“钛升级”,携手国内外钛行业企业共同推动钛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