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多地新政培育壮大独角兽群体

2024年10月28日 

▶ 本报记者 李争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推动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

作为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代表性企业,独角兽企业具有发展速度快、成长性高的特点,当前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股新生力量。

探索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

推动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工信部提出,将采取5项措施。

一是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二是支持独角兽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和引导独角兽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掌握更多“独门绝技”。三是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金融支持,发挥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支持独角兽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等。四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围绕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发展壮大独角兽企业。五是支持独角兽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创新合作。

独角兽企业作为具备强大创新能力和巨大成长潜力的企业群体,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的重要风向标,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经营主体。

9月8日,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追踪报告》显示,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从2016年的131家增长到2023年的375家,8年间增长近2倍。独角兽企业呈现“高集聚、广分布”的特征,分布城市进一步扩容,增加至56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是独角兽企业主要聚集地,长三角地区独角兽数量增长明显。

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助力独角兽迸发新活力。

10月15日,沈阳市制定《沈阳市加快独角兽企业培育行动计划》,针对独角兽企业的成长特点,围绕科技赋能、金融支撑、市场拓展、人才引育等重点环节,推出全周期20项行动举措,力争到2025年年底,在每个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储备1-2家独角兽或潜在、种子独角兽企业,累计培育独角兽和潜在、种子独角兽企业15家以上。

此前,北京市出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独角兽企业服务行动工作方案》,提供包括空间使用、市场对接、政府采购、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支持;上海市发布《2024年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服务菜单2.0》,集聚联盟单位、社会服务、媒体宣传等资源,提供专项服务内容。

长城战略咨询高级合伙人马宇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独角兽企业进行系统培育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独角兽企业具有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特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高水平人才、高能级资本为驱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全国统一、部省联动开展系统培育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政策协同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营造独角兽企业发展生态。

国家高新区成独角兽成长沃土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独角兽企业的重要集聚地,一体化培育能够为国家高新区开展独角兽企业培育工作提供顶层指引。”马宇文说,通过独角兽企业培育,能够为高新区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对高新区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国家高新区高度重视独角兽企业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将以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高成长企业培育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独角兽企业的出现起到关键作用。例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合肥高新区、重庆高新区等相继出台培育独角兽企业的专项政策,在金融供给、产业链融通、科技创新、场景供给等多方面为独角兽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10月24日,智能驾驶独角兽企业——中关村企业地平线机器人,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截至上市前夕,地平线的软硬一体智驾解决方案已被27家代工企业(OEM)采用,装备于290款车型,且中国十大OEM均已选择地平线的智驾解决方案。

地平线仅仅是国家高新区众多独角兽企业引领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拥有独角兽企业375家。其中,国家高新区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为216家,分布在32个国家高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独角兽企业数量仍然稳居前三。

西安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朱常海表示,国家高新区中有超90%的独角兽企业分布在东部地区国家高新区,表现出独角兽企业区域分布严重失衡。而一体化培育将有助于统筹协调资本、人才、市场等多方资源并推动资源共享,赋能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发展。目前,国家高新区正在加快打造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推动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壮大,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独角兽企业大多处于全球产业前沿领域,国家高新区通过培育独角兽企业,将推动行业升级,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应避免“一刀切”

从我国首批独角兽企业诞生起,市场各方就对其展现出高度关注与重视,各地政府对于培育独角兽企业也相继出台了诸多支持政策。

朱常海表示,工信部提出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无疑有利于更好地统筹中央与地方资源,进一步激发各地对独角兽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独角兽企业的成长与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密切相关,各地的发展水平和产业基础不同,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的做法。”马宇文说。

同时,政策的设计应避免“过度”。独角兽企业融资和发展均属于市场化行为,政府的支持需“适度”,应重在创新生态环境的营造,要通过政策的平台化效应更多地调动市场化资源助力独角兽企业成长。

“还应避免政令不一,以确保国家部委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策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政策‘打架’的现象。”马宇文表示。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