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

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洽会上表现“抢眼”—— 科创引领现代制造业发展 2024年06月03日 

  ▶ 赵丁颐  吴富强  雷键  本报记者  叶伟

  5月23-26日,以“新西部、新制造、新服务”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市举行,西部(重庆)科学城携一众新平台、新成果集中亮相,并签约一批高科技项目,为科学城发展汇聚澎湃动能。

  当前,西部(重庆)科学城坚持工业立区、科技强区理念,全力以赴做好“高”“新”文章,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打造科创引领的现代制造业集群。

  培育高水平科创平台

  西洽会期间,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点引进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子科学(重庆)研究院着重展示了中子大科学装置、中子精准肿瘤治疗系统(中子刀)、核药物、同位素电池与空间堆等产业化产品。

  前不久,中子科学(重庆)研究院入驻西部(重庆)科学城数字医疗产业园,与此同时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平台建设启动。该研究院于2023年6月揭牌成立,由凤麟核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共建,拟引领中子科技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突破相关领域前沿技术,推动中子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

  除中子科学研究院外,西洽会期间,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也携“拳头”产品参展。

  北京大学大数据重庆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展示北大大数据研究院最新成果的机会,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相互沟通,可与同行进行交流学习,扩大彼此‘朋友圈’。”

  这些高能级创新平台的集中亮相,正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真实写照。

  科创平台是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也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强引擎。近年来,作为重庆科技创新的主平台,西部(重庆)科学城立足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围绕科技创新重点领域,聚力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打造科创策源地。

  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累计引育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343个,2023年以来转化科研成果数百项,科学城科创动能强劲。

  推动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

  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马铃薯病毒快速检测盒子、国内首款130nm成套硅光工艺平台……西洽会期间,西部(重庆)科学城展出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今年1月,由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马铃薯团队自主研发的“马铃薯种薯病毒纳米微球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剂盒”对外亮相,5分钟内可出检测结果,适合在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检测,弥补国内该类产品市场空白。

  “通过快速、便捷、准确的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技术手段,可减少病害发生与农药使用,对马铃薯绿色健康生产提供基础保障。”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马铃薯团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截至目前,该快速诊断试剂盒已在重庆市石柱县、巫溪县,四川省巴中市,以及黑龙江、甘肃、河北、贵州、云南等省份的马铃薯企业及科研院所推广使用。

  国内首款130nm成套硅光工艺平台,是由联合微电子研发。联合微电子于2018年成立并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是重庆市倾力打造的国家级国际化集成电路新型研发机构。

  目前,联合微电子成功搭建我国首个开放硅基光电子、异质异构三维集成等数套工艺的光电集成高端特色工艺平台,为160多家国内外企业提供流片服务,并建成国内首个硅光芯片全流程封装测试实验室、西南地区首个国家地方共建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

  这些科研成果正在走向产业化,持续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招引落地优质项目

  在5月23日举行的西洽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西部(重庆)科学城共签约项目8个,投资额292亿元,涉及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新型智能终端、生命健康、检验检测、绿色低碳等产业领域。这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将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产业能级与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开辟新空间、增添新动力。

  5月24日,在西洽会专场活动之一检验检测服务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上,西部(重庆)科学城签约5G通信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储能检测中心、星云数字化基因检测中心、昌谷汽车热管理测试及研发等4个重大项目,签约金额达7亿元。这些项目的签约,将进一步提升科学城在检验检测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助力打造千亿元级检验检测产业集群。

  在西洽会上表现“抢眼”,是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具体体现,也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所取得的成果。

  重大项目既是经济增长的“推进器”,也是产业发展的“硬支撑”。近年来,西部(重庆)科学城聚焦龙头企业、头部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绿色循环发展定位,寻找一批契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项目,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大数据精准招商。同时,出台《重庆高新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改革行动方案》《重庆高新区建设局科创产业项目建设护航专项工作方案》等政策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招引落地一批优质项目,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高”“新”动力。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