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争粉 特约通讯员 刘姿吟 张天行
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坚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重点聚焦动漫游戏、数字内容、影视传媒、创意设计等优势领域发展文化+科技产业,实现发展规模、增速杭州市领先。未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将充分发挥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引领示范效应,借助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动漫博物馆、中国网络作家村、中国国际动漫节等“国”字号文化品牌,突出“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滨江样本”。
十里荷花、烟柳画桥、十万人家……千百年来,杭州市勾留下无数文人墨客,营造出世代名城繁华。如今,“人间天堂”杭州正以“不负历史、面向未来”的文化自信,担当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吸引世界在中国的这扇“窗口”凝神驻眸。
6月20-24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主会场设在杭州高新区(滨江)白马湖。据初步统计,本届动漫节吸引了67个国家和地区、567家中外企业和机构、2305名展商客商和专业人士参展参会,线上线下参与动漫节的人数达到1081万人次,现场意向签约金额14.85亿元。
动漫节只是杭州高新区(滨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坚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重点聚焦动漫游戏、数字内容、影视传媒、创意设计等优势领域发展文化+科技产业,实现发展规模、增速杭州市领先。2022年,该高新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85.1亿元、占GDP比重22.4%,产业规模连续两年破千亿元;在文化及相关产业领域已培育上市公司7家、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43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化答卷。
杭州高新区(滨江),这样一座既古老又青春、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的城区,文化+科技产业正向阳而生,文化+科技设施星罗棋布,文化+科技活动四季不断,文化+科技已渗透到新老滨江人的生活之中。
动漫节搭台
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网易手游《巅峰极速》《逆水寒》,中南卡通的天眼和香凌,电魂网络的《梦三国2》国风电竞对抗赛,还有众多热门IP的Cosplay……
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展览现场,行走在中南卡通展位中,人们可以沉浸式体验时光隧道的变幻莫测,在科技感十足的全息舱中与虚拟数字人进行跨越空间的实时互动,一起享受数字世界的奇妙旅程。
电魂网络搭建了吸睛NO.1的“热爱登场,铸梦亚运”主题展台,舞台电子竞技和传统文化融合碰撞,给人们耳目一新的电竞体验。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到《梦三国2》国风电竞对抗赛的魅力,旗下热门游戏试玩,更有国风Cosplay舞台秀。
据了解,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举行期间,全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动漫迷精心装扮,盛装来到杭州。杭州不仅推出了动漫主题航班,打造动漫地铁和公交,还有市区道旗、动漫灯箱和250块户外大屏营造节日氛围。
近年来,杭州深入探索以动漫节为平台发展动漫产业的“杭州模式”,原创动画片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国内第一,杭产动漫获国家广电总局推优数量蝉联国内第一。
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期待动漫盛会办出产业的高度,集聚更多动漫领域前沿技术、领军人才和龙头企业;期待动漫盛会办出文化的深度,让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时尚的动漫文化、蓬勃的创新活力,碰撞出更加绚烂的火花;期待动漫盛会办出生活的温度,希望杭州成为全民体验动漫欢乐的“梦想天堂”、动漫爱好者的“诗与远方”。
动漫节搭台,杭州高新区(滨江)文化产业能级持续提升。截至目前,网易雷火、电魂网络、游卡网络、玄机科技等6家头部游戏企业入选“浙江省数字贸易百强榜”,杭州高新区(滨江)持续保持浙江省动漫游戏产业第一区优势。
创新引领
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在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电魂网络,数百名研发人员正在夜以继日忙于一件“亚洲大事”——电竞项目首次作为正式体育竞技项目登上杭州亚运会的舞台,电魂网络的《梦三国2》就是该项目中的一个小项目。
“《梦三国2》成为杭州亚运会竞技项目,我们既兴奋又紧张,也感到无比荣耀。”电魂网络研发副总经理兼《梦三国2》制作人姚少龙说。游戏中的很多场景,都是该团队赴实地考察并结合史料制作的,他们希望中国文化能够通过亚运赛场走向亚洲、走向世界。
近年来,电魂网络抓住了泛娱乐趋势,面向更广泛的玩家和受众打造融合生活娱乐和体育竞技为一体的活动模式,并围绕电竞内容的延展性,展开对“电竞+”的持续探索。
“中南卡通利用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给文创产业带来的新机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丰富数字文化应用场景,激活提振文化消费,同时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推动数字文化贸易,依托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平台效应,从而实现数字文化产业贸易高质量发展。”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佳表示。
据了解,中南卡通20年来始终坚持“走出去”战略,不断做深做广海外市场,不断提升动漫创意、研发、发行、授权、营销、文创、文旅等方面实力,努力拓宽海外渠道,动画出口稳居全国前列,进入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播映系统,已累计出口动画片超过1万小时,实现外汇收入3000多万美元。
其中,“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郑和下西洋》,预售23个国家和地区;原创动画片《魔幻仙踪》2006年开始进入印度,已经多轮播出,依旧反响热烈;美国尼克儿童频道(Nickelodeon)第一次播出的中国卡通节目是《魔幻仙踪》;映嘉娱乐旗下的首个学龄前儿童频道“MiaoMi Channel”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地区首播的节目就是《乐比悠悠》。
据了解,在内容创新方面,中南卡通另一部作品《天眼归来》、嘉艺影视《风再起时》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友诺动漫《下姜村的绿水青山梦》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下姜村的共同富裕梦》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迎接党的二十大5部重点动画片(浙江省唯一);玄机科技大型三维武侠历史动画《秦时明月》总播放量破153亿。
在技术创新方面,网易瑶台系统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不鸣科技自研CHAOS游戏引擎在航天领域开展创新应用,棱镜全息基于无介质成像技术实现空中立体成像,并率先应用于车载产品AID,玄机科技发布国内首个图形渲染引擎GritGene。
在融合创新方面,字节跳动系企业推出虚拟偶像“Asoul”,全平台粉丝规模已破千万,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虚拟偶像企划和行业最头部的虚拟团体;中南卡通、流彩动画等企业结合原创IP推出虚拟主持人、虚拟主播等元宇宙“主角”,借助VR、AR技术实现实时互动;流彩动画《白素贞》、中南卡通以中国虎年为主题,借助NFT手段推出数字藏品并公开发行。
平台孵育
实现产业全链转化
杭州高新区(滨江)有个“摘星园。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和“朋友圈”半径的持续扩大,杭州高新区(滨江)加速产业平台落点,建设了办公面积超2.2万平方米的中国网络作家村·摘星园,入驻企业多为该高新区头部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供应商,而“链”上企业高浓度的物理集聚,也为网络文学相关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国唯一冠名“国”字号的中国网络作家村,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加快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白马湖发展极建设,华数数字电视产业园等7个重点项目建成投用,网易三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中。
在本届动漫节期间,“新时代十年百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暨IP直通车专场活动”促成合作项目6个,涉及合作金额超1亿元。
说起这两年的热门影视作品,很多人会想到悬疑剧《开端》,或是言情剧《你是我的荣耀》,亦或是平行时空题材《天才基本法》……其实,这些爆款作品都出自同一个地方——中国网络作家村。
从唐家三少、管平潮、月关等最早入驻的一批“元老”,到耳根、跳舞、我吃西红柿等陆续入驻的“大神”,再到如今的梦惊蝉、祈祷君等入驻的“新面孔”……作家村的人数从成立初期的107人增加至如今的234人。
“IP转化”是作品焕发生命力的一种形式。
“这是一个以南宋临安城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为背景,将上元节和二十四节气拟人化创作的故事。”《上元欢》作者王誉蓉介绍说,目前小说在咪咕阅读平台上线,2023年第一季度在《山海经》杂志连载发行。同时,《上元欢》影视、动画、游戏等全版权开发计划已在同步进行中。
除了王誉蓉,也有不少网络作家的作品在持续转化中。比如暗魔师的《武神主宰》已售出小说、影视、动画、漫画等版权;疯丢子的《再少年》已出售影视版权,目前正在转化中;七英俊的《有药》《成何体统》也进入了影视开发阶段……
如果说IP 转化有何法宝,那么作家村创新推出“网络文学IP直通车”,可以说是一个“绿色通道”,它建立了国内首个以新型文化产业链为主体的IP路演机制。
截至目前,作为国内首个以新型文化产业链为主体的IP路演机制,中国网络作家村已入驻作家234名,IP直通车累计举办20期,共服务作家200余人,对接企业200余家,促成合作75项,累计交易金额超13.4亿元。其中,5年来,中国网络作家村村民发飙的蜗牛、刘阿八、安徒生等多名网络作家成立了影视动漫公司,成为数字产业的领军人物,50多部作品通过IP转化改编为影视剧、漫画及手游,累计申报版权收入达4.32亿元,实现了从作家汇聚、作品转化到产业生态3个阶段的飞跃。
其中,发飙的蜗牛创办的动漫企业若鸿文化,已经成为杭州市的龙头企业,2021年整体产值突破1.5亿元,多部动画作品成为各播放平台TOP10的热播片,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管平潮小说《仙风剑雨录》联合若鸿文化制作同名动画,动画场景以杭州为背景,已在腾讯上线,取得傲人成绩,全网播放破10亿。
“发飙的蜗牛从一位’网文大神’变身’企业老板’,从‘创作者’变成‘转化者’,他在作家村完成了身份转变,也为作家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就是一种良好的循环和发展。”杭州高新区(滨江)文创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会有无限可能,希望有更多的“蜗牛”能够到滨江创业发展,一起做强做大中国网络作家村这一品牌,推进杭州高新区(滨江)数字文化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政策引导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杭州高新区(滨江)持续加强的政策引导。
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持续迭代升级文化扶持政策,编制发布《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自2005年起先后5轮修订出台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近5年累计拨付扶持资金约1.84亿元。
今年4月,杭州高新区(滨江)又高规格召开区委文化工作会议,制定发布全面推进新时代文化工作行动方案,谋划文化发展新远景,持续优化政策扶持体系,重磅推出文化产业、文化事业“40条”新政,区财政每年将安排不少于1亿元用于扶持文化发展。
此外,该高新区积极建立落实企业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等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建立政府、企业、高校共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与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与猫耳FM合作举办声音文化季系列活动,共建“M·声音产业服务基地”;推进文创数字化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治理服务能力;中国网络作家村积极以“网文出海”践行文化输出,联合浙江外国语学院成立网络文学“一带一路”海外传播翻译基地,加大网文海外译介输出与传播力度,网络作家知名作品IP转化内容与海外平台开展播出合作。
如今,杭州高新区(滨江)正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推动优秀文化IP开发、运营和推广输出,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
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获批成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也是全国唯一的数字文化贸易功能区。网易雷火、电魂网络等企业连续多年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南卡通“之江一号”AI表演数字动画平台、中南(网络)电视台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电魂网络《梦三国2》入选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项目。
厚植文化底蕴,面向新时代新未来。未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将充分发挥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引领示范效应,借助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动漫博物馆、中国网络作家村、中国国际动漫节等“国”字号文化品牌,突出“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滨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