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拥抱数字化 中小企业“凤凰涅槃” 2023年01月09日 

  ▶  本报记者  叶伟

  自动抓取原材料、依次完成上料和下料工作、压合、自动打码……近日,在襄阳高新区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不到10秒时间,一块汽车天窗成形下线、打码入库。

  经过数字赋能,襄阳光瑞对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工艺流程进行升级,使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襄阳光瑞董事陆海说,目前,公司关键装备数控化率可达5%以上,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可达9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15%,降低运营成本约25%。

  这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2022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扩面、提质、增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模式变革,成为所在细分行业领域标杆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政策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2022年,国家相关部门从政策支持、路径引导、服务支撑3方面发力,推动中小企业科学高效开展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

  在政策支持方面,工信部等19个部门出台《“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了顶层设计。同时,工信部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转型行动》;工信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从2022年到2025年中央财政计划分三批支持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在路径引导方面,工信部制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2年版)》,为中小企业开展自我诊断、找准问题不足提供工具参考;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从增强企业转型能力、提升转型供给水平、加大转型政策支持3方面,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服务支撑方面,工信部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节活动,发动地方主管部门和服务机构,从技术、经验、渠道、资本4个维度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据统计,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节活动共有超过6000家服务机构参与,受益中小企业超过60万家。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贾宏伟表示,这些政策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和根本遵循。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王磊说,这些政策举措,不仅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也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清晰的路径指引和实施指南。

  存在数字化转型“三不”问题

  当前,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数字化转型浪潮。但部分中小企业仍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

  顺络迅达是贵阳高新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各类片式电子元器件、模组研发及生产。顺络迅达总经理戴正立说:“我们企业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也进行了相关探索。但数字化转型将会带来成本压力,这些成本也会转移到产品的成本之中,因此企业作出数字化转型决策就会更为谨慎。”

  “部分中小企业存在数字化转型‘三不’的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成本、观念和能力等方面的障碍。”王磊说,具体看,中小企业之所以“不想转”,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企业对数字化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再加上投入和成本偏高,以至于转型的意愿不强;之所以“不敢转”,主要原因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周期比较长、转型路径不明确、盈利模式不清晰、转型成效不确定;之所以“不会转”,核心问题在于中小企业转型能力欠缺、体量规模有限、数字化人才较匮乏。

  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公关总监姚棉生表示,总体看,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整体较低,主要受制于技术基础薄弱、资金相对匮乏、人才储备不足、抗风险能力偏低等。

  降低中小企业拥抱数字化门槛

  如何帮助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高可靠性地实现数字化转型,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王磊表示,目前,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我国已形成从国家战略到发展规划,再到行动方案和实施指南的系统性谋划和体系性安排。“抓落实是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归宿和落脚点。”

  “要让中小企业以更低门槛拥抱数字化。”姚棉生说,这需要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产能共享、订单协同、原材料采购协同,解决信息协同不及时、市场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推动资源配置优化与全局协同。

  贾宏伟说,需要各方合力协同推进,汇聚各类资源,在助力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生态、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需求等方面重点着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