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

被排除在上海新能源汽车绿牌政策之外 插电混动繁华期还有多久 2022年11月07日 

  ▶  本报记者  于大勇

  近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起,对消费者购买或受让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不再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这也意味着,从2023年开始,在上海购买插电混动汽车将不再享受免费送牌福利。

  业内专家表示,上海市此举意在引导消费者更多关注纯电动汽车。但这并不意味着插电式混合动汽车将很快退出市场,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插电式混合动力对于助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优惠不再

  根据《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或受让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含增程式混合动力车),不再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同时,使用专用牌照额度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报废,以及办理辖区外转移和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失窃手续的,专用牌照额度自动作废。消费者若置换新能源汽车的,应当依据相关要求重新申请专用牌照额度。

  “上海市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剔除出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的目的是引导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纯电动的发展趋势。”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从数据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上海的销量已不算特别高。目前,上海的出租网约车已转为纯电动车型,私人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也比较高。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无法享受绿牌政策,对市场影响应该很小。

  据了解,上海市发布的《2021年上海绿色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推广量为25.4万辆,较2020年激增110%,创历史新高,累计推广总量约67.8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成为主流,2021年度推广量占比高达68%。

  “随着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接受程度的提高,上海此举也属合理。”崔东树说,国内各地发展情况不同,就上海实际而言,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排除新能源汽车行列无可厚非。

  优势仍在

  专家表示,虽然上海成为继北京之后国内第二座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除在新能源汽车牌照之外的城市,但这并不意味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已经“过时”。

  据了解,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的种类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以发动机为主动力,电动马达作为辅助动力的“并联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发动机驱动行驶,利用电动马达所具有的再启动时产生强大动力的特征,在汽车起步、加速等发动机燃油消耗较大时,用电动马达辅助驱动的方式来降低发动机的油耗。第二种是在启动和低速时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速度提高时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相配合驱动的“串联、并联方式”。第三种是只用电动马达驱动行驶的电动汽车“串联方式”,发动机只作为动力源,汽车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

  作为混合动力汽车中节油效果最好的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一般采用串联插电式技术,在一定里程内采用电力驱动,超过该里程后则由内燃机带动发电机,将电力输入到蓄电池内,再由蓄电池将电力提供给驱动电机带动汽车行驶。

  据了解,当前混合动力技术较为成熟且节能效果明显,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在成本提高10%左右的前提下节油20%-30%左右。此外,混合动力汽车基本不改变驾驶方式,产业化条件要求相对较低,不需要基础设施支持。

  “去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欧洲市场占有率高达50%,我国只有18%。目前,我国有60%多家庭仍是无车家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实现短途用电、长途用油,让无车家庭的第一部车可油可电。”在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看来,现阶段我国应坚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两条腿”走路。

  “如果说纯电动重点解决了增购需求,那么插电式混合动力则有效解决了更多家庭首购和换购需求,对庞大存量传统燃油车市场形成了明显替代效应。插电式混合动力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变革相对温和,有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从传统燃油车到纯电动的平稳过渡。”王创福说。

  “窗口期”仍存

  专家表示,混合动力汽车在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降低使用成本上效果显著,是现阶段传统燃油车型升级为新能源车型的最佳选择。在油耗压力之下,随着技术进步,混合动力汽车的优势将越发明显。

  “电动汽车百人会预计,从现在到2025年,虽然纯电动汽车仍是新能源汽车的主体,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和占比会有相当幅度的上升。”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到2025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将达到发展峰值。

  “预计到2030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和市场占比会开始下降,2035年以后或将式微。整个繁荣期大概为10年左右。”在欧阳明高看来,到2030年,纯电动里程为100千米(总里程500千米)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与续航里程为500千米的纯电动汽车相比,在总体拥有成本上不具备优势。“2030年,纯电动车型在性能和成本等方面甚至会全面超过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对于国内企业如何抓住这个“窗口期”,欧阳明高认为,从技术方面来看,国内企业需要通过系统平台化、部件模块化的共享,来简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开发流程、降低开发成本,避免折损和浪费。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