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文静 钱鹏阳
今年上半年,常州市新三板创新层企业规模实现倍增,增幅133.33%,总量达21家,占该市新三板挂牌公司的22.34%。其中,资本市场的“常州高新板块”表现亮眼,常州高新区扇动资本之翼,助力常州“万亿之城”建设。
培育上市军团
赋能产业发展
近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次创新层进层挂牌公司名单,常州高新区企业常荣电器、莱赛激光、贺斯特、创盛智能等4家企业成功在列,包揽常州市此次创新层新增企业名额,成为北交所上市“后备军”。今年上半年,常州高新区新增新三板创新层企业7家,累计达12家,位列常州市第一。
作为中小微高科技企业集聚的国家高新区,近年来常州高新区加快培育壮大新三板上市“军团”,助力企业加快对接资本市场,实现健康快速的成长。在常州市率先出台新三板奖励政策,从资金、人才等多方面鼓励企业挂牌新三板。北交所推出后,常州高新区第一时间响应,梳理相关奖励政策,强化跟踪服务,形成“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良性格局,打造新三板高质量发展“生态林”,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密切关注企业的发展动向,积极帮助有需求的企业分阶段兑现股改、新三板备案、挂牌奖励,缓解中小企业上市挂牌资金压力,促进产业资本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蓄势赋能。”常州高新区经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进入新三板创新层后,于2021年9月成为全国首批在北交所上市企业。上市后,该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四成、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三成,成为常州高新区中小型科技标杆型企业。
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浩华表示:“通过新三板创新层成功平移到北交所,我们融资能力强了,企业将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制造能力和研发水平,力争成为全国电子测试行业的链主企业。”
涵养“金融活水”
浇灌经济“大树”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二者共生共荣。上市融资,正在为常州高新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截至目前,常州高新区累计培育新三板挂牌企业59家。其中,33家挂牌企业借助“新三板”平台进行再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超10亿元。
创立于1993年的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车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该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品覆盖欧系、日系、美系和我国多家自主品牌整车企业。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全面启动“企业上市、辅导报会、问题协调、龙头引领”四大股改上市行动,持续加大上市公司培育力度,厚植“资本动能”,悉心培育出一批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常州高新区形成了“人才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后备企业”上市企业培育梯队,该高新区重点后备企业突破70家,“苗圃计划”企业突破100家。
今年上半年,常州高新区企业上市工作在“双统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两战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中稳健推进。新增IPO过会企业1家,新增IPO申报企业4家;目前在审企业6家、新增辅导企业1家和在辅企业9家。新增申报、累计在会和在辅企业数量3项指标,均领跑常州市。
借力资本市场
助力“常州板块”
2021年,在常州高新区12家A股上市公司中,2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5家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3家公司利润增幅超过50%。12家上市公司以不到该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的数量,提供了18.8%和15.8%的营收及利润贡献度。
截至2021年底,常州高新区境内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突破30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位列常州市第一。星宇股份、中简科技、天合光能等一批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天合光能科创板上市后,灵活运用资本工具,发行可转债筹集资金52亿元,为企业光伏智慧能源、国家碳中和碳达峰再赋新能。
“常州高新板块”对“常州板块”的影响正愈发显著。截至今年6月30日,常州高新区12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较去年同期增加989.63亿元,增幅约60%;上市公司市值占常州市比重由30%提升至44%。
在常州高新区成立30周年之际,常州高新区将企业上市工作全面融入“532”发展战略,列入“1115”大企业(集团)培育发展计划,以金融和实体经济双融双促为主线,实施“2+2”区域金融发展战略,致力于构建资本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良性循环新格局。力争到2025年末,上市企业总数超30家,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超350亿元,总市值超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