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青岛高新区:乘势而上 推动高质量发展出新彩 2021年12月27日 

  ▶  本报特约通讯员  尚萌萌 李青健


  2021年以来,青岛高新区深入推进青岛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紧紧围绕青岛市委、市政府“项目落地年”部署要求,充分释放改革活力,积极发挥支撑带动作用,努力成为青岛市科技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该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赋能。

  站在新历史起点上,青岛高新区紧跟发展大势,以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科技引领,用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青岛市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交出优异答卷。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高新区在“十四五”期间最大的历史责任。2021年,青岛高新区深入推进青岛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紧紧围绕青岛市委、市政府“项目落地年”部署要求,充分释放改革活力,积极发挥支撑带动作用,努力争当青岛市科技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该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赋能。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作为山东省第一批开发区改革试点单位,青岛高新区聚焦“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高点站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出新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体制机制、企业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推出一系列自主创新举措,用实干的步伐走出了一片高质量发展新天地。2021年前三季度,青岛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全区170家“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6.3亿元、增长26.4%。不断汇聚发展动力、释放发展潜能,持续增强韧劲和稳定性,青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活力迸发。

  “‘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站在新历史起点上的青岛高新区,紧跟发展大势,以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科技引领,用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青岛市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交出开局之年的优异答卷。”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常务副主任,城阳区委副书记李天传说。

  聚焦主责主业“更加集聚”

  产业集群实现裂变发展

  第二产业占比例61.2%,比功能区改革前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出让面积占土地总出让面积的86.2%,工业向上拉动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5.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76.6%……

  功能区改革以来,青岛高新区以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从壮大实体经济中找寻高质量发展之路,对原有产业结构进行再优化、再提升,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不断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园区实现大跨越发展夯实基础。

  今年,青岛高新区聚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医疗医药产业,一方面,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加大新项目引进力度,推动实现高端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集聚进一步锻造产业链,撬动发展新动能,使高新区真正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火炬”和“引擎”。

  国家高新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发展方能更稳更远。青岛高新区始终坚持“实体立区、产业强区”,聚力发展主导产业集群,持续增强实体经济、“四新”经济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青岛高新区,“四新”经济正在加速发展。累计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山东省级“瞪羚企业”7家,在青岛市占比均超过10%。慧拓智能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榜单,是青岛市5家上榜企业之一。重点招引了蔚蓝生物、华仁太医、软控总部和盘古智能等一批优质项目,“四新”企业已达170家。据统计,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四新”企业实现营收249亿元,同比增长25.7%;“四新”项目151个,完成投资约50亿元,同比增长100%以上。

  聚焦打造科创“更强引擎”

  科技创新赋能转型升级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青岛高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己任,牢牢把握“高”“新”发展定位,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不断探索破解产业链、创新链上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痛点、堵点等问题,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平台,构造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1年,青岛高新区为强化梯度培育,发布《青岛高新区关于聚焦创新引领加快企业雁阵培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试行意见》,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高企、上市高企的全生命周期雁阵培育体系,构建“雏雁成长、强雁振翅、头雁引领、雁阵齐飞”的发展格局。目前,青岛高新区企业已斩获各类科学技术奖励16项;18家企业入选青岛市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以40%的占比位列青岛市第一;科创板上市企业在青岛市占比达到1/3。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新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企业入选2021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数量均位居青岛市前列。

  这些亮眼的成绩离不开青岛高新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视,以及对创新企业的大力培育。为充分聚焦人才置业安家的需求,为人才安家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青岛高新区建有青岛市规模最大的产权型人才公寓共1.3万套、面积达142.1万平方米,新启动的4578套人才住房配售房源占青岛市的54%,青岛市符合条件的人才均可申请。2021年,青岛高新区户籍人口数量同比增长64.74%,用不足两年的时间实现了户籍人口数增加了一倍多。

  聚焦行政审批“更快速度”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

  “第一次在青岛高新区办业务真是太惊喜了,办事速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青岛金茂智慧新城经办人张经理手拿5张施工许可证兴奋地说。此前,青岛金茂智慧新城3个标段急需办理施工许可证,但初来青岛高新区的张经理对业务办理流程毫无头绪。在了解到张经理的困难后,青岛高新区相关工作人员主动上前排忧解难。“本来以为办理5张证起码要一两天才能拿到,结果工作人员晚上加班到8点多还在帮我们办理,当天就拿到了。”

  为加快项目落实、落地,青岛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部持续整合审批流程,实现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简化施工许可手续,大力推行告知承诺服务,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对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登记、安全监督登记、人防质量监督登记等事项,实施“四合一”合并办理,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审批材料,缩短办理时间。审批时间从原来的3个工作日压减为即办,申报资料也进一步减少了3项。

  青岛高新区大力实施“建成即启用”“一事全办”“拿地即开工”等审批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能力,累计为75个项目提供“一事全办”服务220项,平均审批时间压缩50%以上;为21个重点项目企业提供帮办服务60余次,10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将255项审批事纳入一窗受理,实现无差别、全覆盖,累计办件4200余件;网上不见面审批6.2万件。发布《高新区“全省通办”和“跨省通办”清单》,累计办件4300余件。

  青岛高新区营商环境的“亮点”不止体现在审批服务上,对于企业的培育也是主动作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上市。出台《青岛高新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意见》,从建立上市培育企业“白名单”、开辟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强化募投项目用地支持、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等9个方面制定服务措施,全方位优化企业上市服务,从企业改制、首发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等9个方面制定奖补政策,变“事后奖励”为“事前补助”,为企业“雪中送炭”,上市前奖补资金超过1000万元。

  聚焦群众生活“更有温度”

  产城融合提档升级

  高品质的城市功能配套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青岛高新区在聚焦主责主业的同时,同样重视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的深度结合,积极塑造优越的城市自然生态,力争打造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

  位于青岛高新区核心区域的中央智力岛景色宜人。这里拥有颇具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和蜿蜒曲折的景观水系,风格各异的绿地和树林以及白鹭、海鸥等鸟类,洋溢着一派自然、和谐的景象。为加快绿色发展,青岛高新区编制《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提出持续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探索建设青岛绿色转型先行区。青岛科技生态园获批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为青岛首家以高新科技体验为特色的开放式科技生态景区;青岛高新区水系园林景观方案设计和专项规划荣获“亚洲都市景观奖”;澜湾艺术公园、祥茂河湿地公园已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成为运动休闲、观光游览的好去处。

  风景秀丽,城市功能配套也日渐完善,青岛高新区重点加强交通、教育等“软配套”建设。2021年,青岛高新区顺利打通了困扰民众出行多年的交通堵点痛点——华中南路;聚焦学生出行安全,投资3000余万元打造华中路过街人行天桥,成为周边居民网红打卡地;新调整布局9条公交线路,增设2条摆渡车线路,与地铁8号线全面接驳,青岛高新区正式进入青岛主城区“半小时”生活圈,大大方便了居民出行。

  在教育资源、医疗配套、商业娱乐等多个民生需求方面,青岛高新区不断完善,持续优化。引进北京十一学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等优质资源,合作建设了青岛中学、高新区实验小学、康复大学、青岛58中高新校区、中欧国际城初中等多个项目,加快建设,教育资源的密度和质量在青岛市首屈一指;市民健身中心、红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眼科医院、康复大学附属医院等一批青岛市级公共配套项目相继落地并将陆续投入使用;园区首个商服综合体——世茂52+、首个农贸市场——华贯路农贸市场已经开门纳客。东方伊甸园项目开工建设,金茂览秀城、万豪国际酒店等项目落地建设,让企业、群众办事舒服方便、在家生活方便。

  本版图片来源:青岛高新区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