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争粉
停车3分钟罚款200元?北京“的哥”的如厕难题曾引起广泛关注。为解决这一现象,在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的指导下,百度地图紧急上线北京92处可临时停车公厕,司机均可通过百度地图检索到最近公厕,并在临时停车区停靠15分钟。这一举措让市民的“方便”问题变得更方便。
时至今日,“滴滴一下”早取代了“打车”这个简单的概念。如果自驾的话,打开导航输入目的地,导航会根据道路情况,为用户规划最优路线。
近年来,众多互联网巨头布局地图行业,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滴滴地图、华为地图等智能地图不断涌现,整个行业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未来交通出行将在交通基础设施、出行交通工具和共享出行3个层面发生智能化变革,而地图则是移动出行领域的关键服务。”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博表示。
互联网巨头玩转智能地图
2004年6月,高德获得国家测绘局颁发的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得该资质的民营企业,并开始向上海大众提供导航电子地图。
2005年,百度地图诞生。为了实现“科技让出行更简单”的愿景,并让城市交通更安全、畅通、高效、低碳,百度地图始终不忘苦练基本功,不断提升复刻现实世界的能力。
目前,百度地图道路里程覆盖超过1000万公里、POI全球覆盖超过1.5亿、每日位置服务请求次数超过1200亿次,并拥有超过300辆专业采集车进行真实世界的记录,实现80%数据生产环节AI化,为智能交通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准确、及时、全面、丰富的数据基础。
腾讯则在2014年通过战略入股四维图新的方式,获得地图数据的稳定来源。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腾讯地图并未参与到百度与高德地图的平台化大战,而是强调其街景地图的优势,走差异化路线。
华为于去年8月进军地图服务领域,并于去年10月推出MapKit。这款地图不单单可以指路还能将目的地距离精确到厘米,并提供150个国家的40种语言,实时获得真实路况。
今年8月初,滴滴推出自研地图业务“滴滴地图”。张博表示,无论是发单时的定位、推荐上车点,还是发单后的智能派单、调度、路径规划和预估到达时间,以及行程中的导航、安全保护、躲避拥堵等环节,滴滴地图都在不断优化。目前该业务已在深圳、成都等十余个城市上线。
目前,在地图行业,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仍然遥遥领先,行业呈现两强格局。根据行业分析机构QuestMobile于今年7月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20半年大报告》,高德地图月活用户量超5.3亿,百度地图月活用户量已破4亿。
AI赋能地图更加“聪明”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基于位置的服务都严重依赖地图,因此地图服务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
“百度地图80%的数据采集环节已实现AI化,效率提升30倍以上。”百度地图事业部副总经理季永志表示,语音交互是AI技术落地百度地图的典型成果。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图,百度地图借助AI能力不断打磨新技能,在业界率先推出全场景语音交互的智能语音助手,完成对传统手触操作的革命性颠覆,使用户“动口不动手”即可安全出行。
此外,基于对用户情感表达需求的洞察,百度地图打造了全球首个地图语音定制产品,用户只需花费5分钟录制,即可拥有个人专属语音包,不仅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也为日常出行增添了一份温情陪伴。
“未来,新一代地图仍将凭借AI技术优势,持续引领用户出行方式的变革,助推产业智能化、跨越式前进,成为构建智能城市未来的中坚力量。”季永志表示。
滴滴自布局地图以来,就引入AI技术,率先构建起共享出行和交易级地图间的正反馈循环。“滴滴的核心科技战略是AI改变交通,一方面出行网络可以给地图带来更实时、精准的数据,而丰富的轨迹、出行场景数据及司机和乘客的路况上报数据,也能助力地图技术持续迭代,进一步提升共享出行网络的安全、体验和效率,创造更多价值。”张博表示。
VR助力“再也不怕迷路了”
很多人在驾车时,即使开着地图导航,可能也会在立交桥上认错路口,在高速路上错过匝道,或者不知道该何时并线……对这些“看不懂”2D电子地图的人而言,AR导航的出现或许是一个福音。
近日,高德地图APP发布了V10.60新版本,上线了手机端的AR驾车导航功能。据了解,高德AR导航借助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以及专业的交通大数据和车道级导航引擎,可直接在拍摄的现实道路画面中,实时呈现直观的3D导航指引,大幅降低驾驶人对传统2D电子地图的读图成本,辅助用户在转向、岔路口、变换车道等多种关键场景下,更快更准确地做动作决策。
“高德AR导航依据导航规划、当前定位、车速、路况等动静态数据和对车道的图像识别,会智能地在合适时机给出变道并线提醒,用户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跟着箭头行驶即可,再也不怕迷路了。”新手司机小王告诉记者。
而华为在今年4月推出的AR地图是厘米级3D地图,实现了每平方公里40亿三维信息点,1∶1 还原真实世界。在5G时代,华为AR地图能为消费者呈现更好的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无缝融合数字体验。
“面向未来,只有构建完善的生态,以及更好的地图服务,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华为消费者云服务支付与地图业务部部长马传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