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

新型研发机构打响科技战“疫” 2020年03月16日

  江苏省产研院未来网络技术研究所研发场景图

  ▶ 本报记者 李洋报道

  新型日常防护口罩、新型非接触测温设备、可穿戴智能体温监测设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此次科技战“疫”的“硬核”力量。除了这些疫情防护用品和设施外,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前沿新技术在新冠肺炎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而这些科技成果中,不少都来自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

  一批科技战“疫”成果诞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苏省诸多新型研发机构依靠自身技术积累,主动发挥所长,培育防疫相关产品、挖掘防疫技术、巧妙变换应用场景,为防疫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案,用智慧践行着属于企业的使命和担当。

  比如,江苏省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的基于氮化镓材料的紫外LED杀菌技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所的智慧城市水质监控应用系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传感技术研究所的快速疾病检测的集成分子诊断系统等为了抗疫,都进行了技术创新。此外,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城市应用技术研究所利用其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地图构建和移动机器人导航等技术,结合疫源场所和密集区域的安全消杀的防控需要,研发出疫源场所智能喷洒消毒移动机器人及指挥系统。

  “运用智能喷洒消毒移动机器人,通过装配紫外线与臭氧相结合的双重杀菌方式或消毒药水喷洒灭菌方式,可实现全自动规划、导航、消毒,同时还有多种灭菌消毒方式供选择,既避免了消毒过程中人员被感染的可能性,又解放了人力,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医护人员及全体民众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城市应用技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智能喷洒消毒移动机器人已完成样车开发,正在进一步测试整车性能,不久将面世。

  机制体制创新

  为研发提供适宜“土壤”

  “良好的机制和模式对于团队组建、企业文化搭建、科研环境塑造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城市应用技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未来城市应用技术研究所打破了人们对于研发机构固有的印象,创新性地提出了以“事业部制”代替“课题组”,以“股份制”代替“打分制”,以“聘用制”打破“终身制”。

  “在用人机制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化运作,即使是‘事业编制’也不定编、不定人,对研究人员一般采用聘用制,具有较大灵活性和自主性,打破传统的事业费到人头的固有模式。在激励机制创新方面,普遍采用合同制、匿薪制、动态考核、末位淘汰制度。在人员聘用和晋升上,大胆任用具有创新胆识和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有效激发研发团队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城市应用技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是该院首家自建研究所。区别于传统研究所,该所采用公司化运营方式,以技术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成立“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际运营,同时实施“多方共建、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团队为主”的研发机构运营管理新模式。

  据介绍,这种模式可以有效保证固定资产所有权和营运管理权分离,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同时,为团队提供更大限度的支持;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团队占最大的股份,确保研究所决策的效率和主动性,同时团队以现金出资方式占股,既体现了团队对于研究所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也可以保证团队全身心投入研究所的建设;实施股权激励,预留一定的股权给员工,保证员工的积极性,以主人翁态度建设研究所。

  灵活的体制机制

  引来龙头企业参与联合研发

  也正是良好的科研氛围,推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创新能量喷薄而出,促成了一批极具市场前景的产品诞生,实现了技术成果与产品市场的畅通对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起到关键检测确诊作用的核酸检测试剂盒需要全程低温(-20°C)保存、运输。如何简便、快速地让一线医护人员判断出试剂盒在运输过程中是否超温、失活,就显得异常重要。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根据变色材料与智能涂料的特性,研究发明了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疫苗、药品、生鲜等冷链运输的低成本的不可逆变标签产品,一眼就能辨明试剂盒在运输过程中是否超温、失活,可以有效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有效性。

  不仅如此,灵活的体制机制,也为新型研发机构招引来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市场龙头企业,参与联合研发。

  比如,亨通集团、润和软件、诚迈科技等龙头企业在5G、AI技术方向赋能防疫工作,推出了5G云端智能巡逻温测机器人、5G云端智能运输机器人、5G云端红外测温及AI系统等一系列5G智能黑科技,南京防疫第一线的远程多目标AI快速测温系统在地铁站成功部署并投入使用。

  此外,埃斯顿成功开发了口罩生产线自动化完整解决方案,提速增效、保卫健康;金智教育紧急上线疫情防控工具,为高校提供全套疫情紧急解决方案,免费为574所高校师生的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

  “目前,这些龙头企业均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了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未来将依托联合创新中心,以企业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为信息技术领域产业链终端注入更强的创新活力与创新资源。”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