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琴报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有太多舍小家为大家,为抗击疫情默默坚守、奉献的人。江阴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教卫文体科科长徐兴就是其中一位。在他的眼里,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守好自己的岗位是必须的坚持。
除夕当天,徐兴一家三口赶回到江阴璜土老家陪父母过春节,年夜饭刚吃了几口,徐兴就被单位一个电话叫回到办公室,开始排查报送信息,一直忙到大年初一凌晨两点。此后,徐兴每天早出晚归,整个春节他没有在家里吃过一顿饭。
自江阴市启动疫情响应第一天开始,徐兴作为江阴高新区防疫办公室联络员,“24小时”负责疫情信息、工作信息、动态信息的汇总报告,并做好领导小组与各工作组、专项组的沟通协调工作。
每天,徐兴都是第一个到防疫办公室,一摞摞厚厚的文件,十几个防控工作微信群,海量的信息、诸多的咨询,无论是语音还是微信,徐兴都要随时保持在线,并及时回复,这些天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徐兴的工作很普通,但也很重要。“我必须一直在岗,因为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我要把上级精神及时传达给各工作组、部门、社区,也要把他们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指挥部。这个过程还需要精准,因为一旦我自己理解错了,或者我传达、汇报不到位、不及时,就很有可能引起误解,导致防控工作开展不到位、不扎实。”徐兴说。
徐兴的妻子刘彩霞是江阴市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主管药师,同样在防控疫情的一线工作,她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人员紧缺,现在每天白班、中班、晚班三班轮倒,晚班要上到晚上9点才下班。
“他经常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那时候我们都已经睡下了。夜里也是电话不断,早晨洗漱完又匆匆上班走了。”刘彩霞表示,这些天想跟丈夫说句话聊聊天都成了一件难事。对丈夫工作上的辛苦,她很心疼,也非常理解。“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各自做好岗位工作,这些都是应该的。”
在夫妻二人都上班后,女儿徐青澄就独自一个人在家。“刚开始很不习惯,爸爸加班没有回来,妈妈又是夜班,晚上自己一个人在家,心里有点害怕。”徐青澄说。
不过现在,徐青澄已经可以每天安排好自己在家的生活,写作业、看书、读英语……中午的时候,她会用微波炉热一热妈妈早晨做好的饭菜。
孩子独自在家,徐兴夫妇担心又心疼,但也为孩子的懂事感到欣慰。“中午本来想回家去给她做点吃的,她却说自己在家可以,不要来回跑了,你们都很辛苦。”
徐青澄在她的抗疫日记里写道:这段独自在家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我不给爸爸妈妈添麻烦,我要用行动支持他们在一线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