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2019年“中国工况”开发应用技术研究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此次会议传递的信息表明,2025年之后,所有车型将都采用中国工况(CATC)标准;2025年之前,轻型汽车中的汽柴油车、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采用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测试标准(WLTC)工况,而重型商用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将率先采用CATC工况。
汽车工况是汽车行业重要的共性基础,也是车辆、能耗、测试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础。我国自实施机动车排放测试标准以来,便一直采用新标欧洲循环测试(NEDC)行驶工况。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道路交通状况发生巨大变化,政府、企业和民众日渐发现以NEDC工况为基准所优化标定的汽车,实际油耗与法规认证结果偏差越来越大。同时,汽车能源种类、电器化不断丰富,现有的NEDC工况不再适于评价现有车辆的节能效果。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为此,轻型汽车全球排放法规(WLTP)应运而生,并由此诞生了WLTC循环和测试规程。
2019年10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第1部分:轻型汽车》(GB/T36146.1-2019)和《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第2部分:重型商用车辆》(GB/T36146.2-2019)。这项标准建立了中国自主的汽车行驶工况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指标类标准中,最值得注意的是GB27999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第五阶段)已经完成向中国工况切换。今后,WLTC向中国工况切换,意味着某些方面需要修订。在标识类标准中,标识修订主要从标识样式、参数上兼顾中国工况和WLTC工况。
2019年4月-2020年4月,中国工况工作组将继续在天津、北京、南京、合肥、武汉、南昌、福州、厦门开展为期一年的数据采集工作。
天检中心排放节能部交通与能源环境室主任李菁元说:“最新采集的数据将不断更新中国工况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中国工况标准,使得中国工况测试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万仁美